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图书推荐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21英语教师网 > 最新动态 > 社会热点 > 正文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首发式暨研讨会举行
作者:杨希林    来源:钱江晚报    日期: 2019-07-15
不少一线高中语文老师在研读外国文学经典时,心中一直有个烦恼: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凸显外国文学经典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中外文化交流作用?

“原来,很多人认为外国文学就是外国的文学,但是我们现在阅读的译文版,其实是翻译文学,是民族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单纯作为外国的文学来阅读。”一名教龄20余年的高中语文老师告诉钱报记者:“比如《堂吉诃德》、《红与黑》等作品,不少人都读过,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们在源语国的生成情况。”

关于这个问题,记者在7月12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八卷集系列专著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上,找到了答案——

       

研讨会现场

“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强调在研究外国文学经典生成、演变与传播基础上,紧密结合我国实情,关注外国文学经典在我国传播演变过程中凸显的中外文化交流、民族文化身份建构和民族形象重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将外国文学经典的源语生成当做可资借鉴的宝贵文化财富,为我国文化建设服务。

会上,系列专著总主编,浙江大学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吴笛教授回顾了10年来项目从申报到立项,从研讨到结题,再到成果出版的全过程。“外国文学经典研究,应结合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文化的振兴与发展,以及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的整体发展及其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贡献这一视野来考察经典的译介与传播。应着眼于外国文学经典在原生地的生成和变异,汲取为我国的文学及文化事业的经验,为祖国的文化事业服务。”

吴教授还补充道,通过外国文学经典的中国传播,以及面向世界的学术环境和行之有效的中外文化交流,将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看成是中华民族思想解放和发展历程的折射,进而重塑文化中国的宏大形象。“我们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绝对不是为了宣扬外国文化。我们是把外国文化普及起来,为我所用。外国文学,它绝对不是外国的文学,而是我们民族文学的有机的一个组成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项目,也是浙江省最早获得的人文类国家社科重大项目。

在研讨会现场,其他专家学者也分享了自己在探索外国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研究中的领悟。“外国文学,它绝对不是外国的文学,而是我们民族文学的有机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外国文学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还是重要的学术资源。将学术的发展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根据国家发展的整体需要以及学科原有的基础,有助于外国文学学科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促进各个二级学科以及三级学科之间的协调发展,在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占据重要的位置,赢得世界学界的尊重。” 系列专著分卷主编、浙江省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温州大学傅守祥教授总结道。

“翻开这套丛书,我感到特别惊喜。我从小就热爱读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但囿于国别和时代背景,觉得西方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各有特点,无法进行系统性研究。而这套丛书将西方经典文学作为整个文学系统整体图景中一个承前启后的流动性环节来进行研究,打通艺术门类、国别和时代划分,通过纵横交错的多方位考察,展现了从传统社会过渡到现代社会西方文学经典独特的生成方式,以及这些文学经典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描绘出了历史文化变迁在文学中留下的轨迹以及这些文学经典生成后的运行轨迹。不仅是关于文学经典生存与传播的研究,它本身已经成为经典生成与传播的一部分。无论是理论观点,还是研究方法都富有创新,成果突出,为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拓展了空间。”研讨会嘉宾之一,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胡可先教授表示。



关键词:外国文学 中外交流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