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英语教师网 > 最新动态 > 高等教育 > 正文 |
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在上外举行 为积极探索新文科发展路径,着力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2019年12月4-6日,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协办,吸引了来自英国、日本、韩国、香港地区和内地高校的120余名专家和学者参会。
联盟理事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岩松校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一所高校、一个学科的发展与世界变化、国家与社会需求、技术进步等密不可分,其发展应坚持前瞻性、动态性和国际化方向,并符合高等教育和学科发展规律。近年来,上海外国语大学立足外国语言的根基,不断探索人文、社会科学向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转变。联盟秘书长、上海外国语大学李维屏教授宣读了联盟课程与教材建设委员会成员名单,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校长李岩松担任专委会顾问,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担任专委会主任。专委会设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3人,专家委员33人。李岩松校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宁琦院长共同为课程与教材建设委员会揭牌。
课程与教材建设委员会揭牌仪式
上海外国语大学杨力副校长表示,随着新文科理念的普及,高校应有效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基于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和特色,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的高端外语人才。他在分析新文科内涵与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的探索实践。英国华威大学Anthony J.Liddicoat教授认为,当代外语教育越来越强调学习者应具有批判性的跨文化视角,这就要求学习者要意识到,语言与文化即是创造和解释自我和他人意义的来源,同时又是意义的创造者和解释者。联盟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宁琦教授认为,高校需要综合考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配套资源和实践操作,才能够真正达成卓越人才培养的效果。她以北京大学外语人才培养为案例,分别从专业内部、跨学科层面和面向全校外语教育层面进行了介绍。 参会嘉宾主旨报告
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Yasuhiro FUJINAWA教授认为,鉴于全球化和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定义语言在整个社会以及大学教育中的作用。他特别强调应培养大学生使用多种语言的能力,从而有效认识和理解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向明友教授在现有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尝试和努力基础上,提出了基于“5语+”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即英语、汉语、数学、计算机和音乐+专业(+专业+第二外语……)的新模式。日本筑波大学Motohisa KANEKO教授指出,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外语教育属于某种“职业教育”,实际上,该理念下的外语教育内涵过于狭隘。他认为外语教育属于人文教育的一种。他认为大学教育应该具备专业知识、通用能力和自我认知三个关键要素。 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院长胡开宝教授认为,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应当以语言文化为本,走新技术与人文交叉融合的发展道路,尤其是数字技术与外语学科之间的交叉,推进数字人文研究,着力培养新文科人才。韩国外国语大学LIM Dae Geun教授表示,人工智能(AI)的出现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现象之一,在外语教学与学习领域存在着人工智能将会取代外语人才的普遍担忧。然而,人工智能实际上是各种媒体的变体,可以作为外语教学和学习的工具,并不会完全取代人类。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高雪松教授认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普及,许多中国大学在逐步开设本科生非英语外语学位课程,然而,这些项目面临着包括“不切实际”的课程目标、师资短缺以及高质量生源不足在内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他就如何维持非英语外语学位课程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初步建议,以便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杨连瑞教授认为,专业以学科为依托,学科以专业为基础。学科为专业建设提供发展的最新成果,而专业主要为学科承担人才培养的任务和发展的基础。他重点讨论外语学科和专业新时期“扎根中国大地,深度国际合作”的发展道路和思考。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孙玉社长指出,近年来,国家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等相关机构,越来越重视教材建设。高校要严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课程教材。因此,出版社将在课程与教材建设方面进行更多的努力和探索。上海外国语大学教务处处长姜智彬教授在闭幕辞中表示,本次论坛的研讨卓有成效,与会专家学者就新文科的内涵、“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积极探索,指明了卓越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路径。 12月6日上午,部分参会人员赴松江校区进行课堂观摩交流,走进了英语学院许立冰、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任川海的基础外语课堂,与师生交流互动,分享教学心得经验。在一天半的会期中,与会代表围绕新文科与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模式、课程、教材与质量保障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达成有效共识,为新文科背景下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培养“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探索了新的方向与路径。 2018年3月,全国153所具备外国语言文学优势学科的高校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成立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截至2019年12月,联盟成员已增加至178个。目前,联盟下设理工类院校委员会、师范类院校委员会、财经类院校委员会和课程与教材专业建设委员会等4个专门委员会,成为全国高校外语学科协同发展的交流平台,不断推动外语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助力培养卓越国际化人才。 关键词:多语种+ 国际化人才培养 |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