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文学馆将于10月17日在西北大学(太白校区)校园内举行开馆典礼,并正式对校内外开放。
据了解,新建成的贾平凹文学馆将全面收集、展示贾平凹文学作品。文学馆将成为西北大学校园人文精神建设的独特示范,并将成为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国际化交流新平台。贾平凹文学馆馆名由当代著名作家莫言先生题写。
贾平凹文学馆的建筑采用民国风格,楼体分为三层,内设展厅、书吧、会议室等。其中展厅为开放区域,展览内容共分六个部分,将集中展现作家贾平凹成长、求学、写作的六个重要阶段:
◆乡间十九年(1952——1971);
◆西大三年(1972——1975);
◆从清新到沉思(1976——1983);
◆从探索到自信(1984——1991);
◆从寻求到裂变(1992——2005);
◆天地境界的艺术创造(2005——)。
搭配馆内文学文本、文献资料、图片影视、艺术影像文学空间的多重营造与阐释,贾平凹先生独特的文学个性、作品风貌和人文品质将会一一真切有力地展示在参观者面前。
据了解,西北大学贾平凹文学馆将集博物馆职能、学术研究职能、文学交流职能和文学教育职能为一体。建成后的贾平凹文学馆将是国内外关于贾平凹文学成果和创作事迹资料最为完整和集中的保留地和展示地,是其文学作品的“大观园”。
贾平凹是最先走上国际舞台的中国作家之一,曾经获得过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外国小说奖”、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等荣誉。
根据相关统计,贾平凹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英、法、德、俄、日、韩、越南语等三十多个语种,进入英语、西班牙语、瑞典语、意大利语、日语、阿拉伯语等多个市场。早在1991年,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就被翻译为英文。意大利汉学家乐洋和卡特琳娜合作翻译的意大利语版《带灯》于2018年7月获得了意大利克拉里丝·阿皮亚尼(Claris Appiani)翻译大奖。墨西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的《极花》是贾平凹第一部被翻译成西班牙语的作品。法语版《带灯》、俄语版《秦腔》也于201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贾平凹曾言,“所谓世界的文学,其实就是翻译文学,不翻译出去是看不懂的。我们在80年代读外国作品都是翻译过来的,翻译作品给改革开放后中国文学的发展,提供的帮助太大了。”
贾平凹表示,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绝非易事。“我的作品里有一些中国传统的东西,所以我最怕把文字中的味道翻不过去。我跟一些翻译家交流过,他们都认为文字之外的言外之意比较难翻,也反映我的作品翻译确实比较难。”因此,这些年他和国外的汉学家、翻译家沟通频率高了,常邀请他们来陕西了解山川地貌、民俗生活。
另据了解,陕西省翻译协会主席、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胡宗锋教授自2008年以来带领其翻译团队一直致力于陕西作家作品的英译工作。他们不仅翻译完成了贾平凹的《废都》《土门》《高兴》《白夜》《老生》等作品,还翻译了陈忠实、穆涛、方英文、红柯、吴克敬、叶广芩等陕西文坛名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