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和译林出版社主办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社科院外文所所长程巍、《外国文学动态》主编苏玲、译林出版社总编辑袁楠出席会议并致辞。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建华,武汉大学教授罗国祥,北京大学教授魏丽明,社科院外文所研究员钟志清、邱雅芬、宗笑飞,副研究员万海松,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龚龑等,分别就学术史研究相关话题以及自己撰写过程中相关研究领域的前沿话题发表看法并展开交流。
由社科院外文所主持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项目于2006年正式立项,力求站在历史和世界的高度,在当代国际学术的广阔视野下,从中国学术背景和立场出发,瞄准外国文学经典作家作品和思潮流派,进行全景式历时和共时双向梳理,研究成果由译林出版社以丛书的形式推出。2014年,“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丛书第一、二辑出版,同时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并因填补学术空白和具有突出的社会效益,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为“十项重大人文基础研究成果”之一。目前该丛书已经出版了第三辑,并将继续推出。
学术史研究要具备历史意识
作为项目发起者和丛书主编,陈众议从2000年就萌生了系统进行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念头,他最初希望,“‘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这个平台,能像一只蝴蝶,扇动翅膀,能引起学术界一点小小的反响”,从工程确立至今已十余年,经历了很多困难,但最终“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打造了品牌、形成了规模,取得了成果,反响超出了预期。陈众议在《学术史研究及其方法论辩证》一文中曾经提到,要补正阙谬、改变学术碎片化形态和虚无主义倾向,学术史研究也许是首选方法之一,认为学术史梳理必须要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具有问题意识,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同时强调学术史研究要有主体意识,要“立足国情,立足当代,以我为主,从我出发”,在进行历时和共时双向梳理的基础上使相关作家作品研究擢升至新的高度。他说,“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项目和丛书出版是提供一个平台,各语种文学的学者可以八仙过海,凭借自己的学养和境界来进行有效的学术建构。
程巍在致辞中说,在我们面对国家走向伟大复兴的时刻,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反思经过一百多年所形成的现代的自我是怎样来的,这是今天研究和讨论外国文学学术史的重要意义。近两个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都是按照西方中心主义被书写的,强调一切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都发生在欧洲,这种历史写作模式既是一种受限的历史想象力的写作模式,同时它又抑制了人们的历史想象力。如果人们有意或者无意地认可了这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写作模式,就无法探寻发生在别处的事件所具有的世界历史意义。程巍认为,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首先需要研究者具备一种历史意识,这种历史意识是对历史上出现的一连串历史意识的意识。透过学术史研究,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哪些外国作家被译介被研究的事实罗列,而是我们自己的历史意识成长的形态史。他由此谈到不应忽视学术史研究的主体,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者是站在一连串的意识运动的末端,研究者的历史意识的水准,决定了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的水准,因此研究者必须具备高于每个阶段的历史意识。“就像暴风雨夜中的巡线员,每一个历史或学术史研究者,都是一个历史的接线员,让电源通过自己,将历史的信息传送到另一端。我们能够做的事情,就是让自己变得更加敏感,更加注意那些改变历史节奏的缓慢的力量。”
部分已出版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专著
部分已出版的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译文集
学术史研究的多重面向
研讨会上,陈建华、罗国祥、魏丽明做主旨发言。陈建华表示,学术史研究涉及面很广,既有宏观层面的研究,也可以是专题研究或者作家研究。他认为,做学术史要有“文献学研究精神”,同时不但要广泛地占有资料,还需要“有胆识地述评”。罗国祥梳理了巴尔扎克学术史研究的相关发展脉络:根据发生学理论,从发生、发展和现状三个阶段梳理概括巴尔扎克学术史研究;或将研究分为纵横两个方向,纵向是法国学者对于巴尔扎克的述评,横向则从巴尔扎克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从政治、经济、文化的层面,论及巴尔扎克与时代;在当代,也有学者从东西方不同视角观照巴尔扎克研究。他认为,学术研究可以从各个角度深入到研究对象,是一种“研究之研究”。魏丽明撰写了丛书中《泰戈尔学术史研究》卷,多年来致力于从学术史研究角度将中国的泰戈尔研究纳入国际泰戈尔研究的参照系。她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泰戈尔研究的历程,并介绍了近年来中国学者在国际泰戈尔学术研究中所做的工作和贡献。
钟志清在主题发言中论述了希伯来经典的学术史研究设想,并谈及希伯来经典阐释、希伯来经典学术史框架、中国学界的圣经研究以及希伯来经典研究文集等学术史研究相关问题。邱雅芬从个案与整体的角度,讲述了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其人及其文学,认为芥川龙之介研究的关键词有两个方面,即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她表示,芥川所生活的大正时代正是西方文化深入到日本传统文化深处的时代,二者互相撞击和交融,因此从芥川龙之介学术史研究也可深入到对于整个时代日本文学的研究。《奥斯丁学术史研究》的执笔者之一龚龑梳理了简·奥斯丁研究的不同发展时期:从奥斯丁去世到1930年代为第一时期,1930年代至1970年代受到新批评影响的第二时期以及1980年代之后,文论、女性批评等理论方法兴起后的第三时期。此外万海松以《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三位一体”说的多重释义为基础,论述了与陀思妥耶夫斯基复调艺术相关的“三位一体”模式和“聚合性”概念。宗笑飞则从民族主义视角出发,讲述阿拉伯文学经典《一千零一夜》的回归。
“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系列丛书已经出版三辑,共有二十二部经典作家作品的学术史专著和与之配套的学术史研究译文集。研讨会上,与会学者还讲述了撰写或翻译过程中自己的思考和印象深刻的事情。龚龑的发言题目为“奥斯丁和漫长的十八世纪”。他说,学术史研究并不容易,自己在写作时将重点放在了对于材料的梳理,但相对而言,阐释写作者自己的学术思考的空间较少,“漫长的十八世纪”是欧洲史学的概念,也可以概括自己撰写这部学术史研究的感受。说到简·奥斯丁研究学术史,参与翻译《奥斯丁研究文集》的社科院外文所学者周颖回忆,文集中收录的美国学者D.A.米勒所著《已故奥斯丁之今说》一文由北大外语学院教授韩敏中翻译,这篇文章非常难译,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们专门开会讨论文章中一些词句的译法,也因为翻译问题往返数封邮件,令她印象深刻的是,因为一个词的翻译,韩敏中教授甚至写了一封一万多字的讨论邮件,陈述自己的观点。
正如译林出版社总编辑袁楠在致辞中所说,“外国文学学术史研究”丛书凝聚了中国外国文学学术界众多语种学者的治学成果,其成功离不开专业的项目主持,丛书作者在相关领域的深度学术探索和精当研究,特别是作者、编者的严谨治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