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英语教师网 > 期刊推荐 > 期刊论文 > 正文 |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第十二辑目录及摘要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言生活研究的热点、趋势与走向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李宝贵 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李慧 张千聪 关键词:语言生活;热点主题;演进趋势;未来走向 提要: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和影响着其他领域的社会生活。本文基于CNKI数据库,分析1978—2019年语言生活研究的期刊文献。研究发现,语言生活研究的热点包括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方言、语言和谐、“各色皮书”、语言态度与语言使用、普通与规范汉字等。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经历了诞生期、起步期、快速增长期,目前正处于稳步增长期,研究范围不断地扩大。未来语言生活的研究应不断拓展研究内容拓宽研究视角、加强团队合作、创新研究方法。 蒙古国乌兰巴托城市语言景观研究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 张建利 关键词:语言景观;蒙古国;语言政策;多语 提要:语言景观是当前社会语言学的热门研究课题,也是考察多语现象、民族语言活力、国家语言政策和规划等课题的新路径。通过对乌兰巴托语言景观取样调查后发现,该地区语言标牌呈现鲜明的多语特点。在权势方面,蒙古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英语是该地区标牌语言的首选外语,俄语、汉语、韩语等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在语码组合方面,该地区标牌语码组合形式多样,官方和私人标牌之间差异较大,既反映了当前蒙古国保护、传承蒙古语言文字的文化政策,也体现了官方语言规划同私人语言行为之间的冲突。 “学术网络语言”与中小学校本教材语言文字失范 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研究中心 徐欣路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孟青 关键词:校本教材;学术网络语言;语言文字规范;学术语言能力 提要:校本教材作为中小学校本课程的教科书,在监管政策上存在一些困境。目前校本教材的语言文字失范情况较严重,但很大程度上都是由拷贝网络内容造成的。“学术网络语言”是由于虚拟空间读写界限模糊造成言说者语言体式意识弱化而形成的,它作为一种广义的网络语言,在校本教材中大量存在。校本教材的语言文字失范在本质上是编写行为的失范,编写者对校本教材定位不当、校本课程自身地位不高是上述失范现象背后的根源。编写者应树立“提升学术语言能力”这一新理念,站在学生学术思维终生发展的高度重视校本教材的语言文字规范问题。 语言政策评估的视角和原则:《语言政策评估与〈欧洲区域或小族语言宪章〉》译后记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何山华 关键词:语言政策评估;公共政策;效能;成本效益;民主 提要:语言政策评估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和实践话题,在国际和国内学界都是一个发展较不充分的领域。《语言政策评估与<欧洲区域或小族语言宪章>》以构建跨学科桥梁为己任,结合语言学、经济学、政治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的概念工具,建构了一套可用于语言政策事先评测和事后检验的方法体系。该体系将语言政策视为一种旨在增加社会总体福利的公共政策,用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审视各种政策选项,并将效能、成本效益和参与式民主视为优秀语言政策的三个原则。这一体系使语言政策制定者能够更好地处理政治和法律因素,对不同的政策方案及其实施效果进行比较,并在一定程度上应用于欧洲小族语言政策的制定。欧洲视角和经验可以为我国的语言政策制定、评估和研究提供启示。 从入华传教士的语言争论看清末民初教会学校的语言政治 北京语言大学 张洁 上海海事大学 蔡永良 提要:清末民初入华传教士关于教会学校语言教育问题的争论体现了教会学校语言政治的流变。争论初期多数传教士支持教会学校以本土化汉语教育为主,后期则赞同英语教育。以山东齐鲁大学为代表的教会学校的本土化汉语教育特色逐渐消失,而以上海圣约翰大学为代表的教会学校的英语教育理念得以加强,这印证了教会学校语言政治的转变。文章以入华传教士关于教会学校的语言争论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齐鲁大学和上海圣约翰大学为个案进行分析,整体把握教会学校的语言政治本质。认为教会学校本土化汉语教育的原则是文化“适应”,英语教育的原则是语言“同化”,语言“同化”最终取代文化“适应”。文章揭示出语言政治倡导语言文化多元化和互惠共荣的良性语言生态的主题,以此为当今语言教育和语言政治提供一点思考。 东帝汶语言生态及语言政策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 外国语学院 张治国 关键词:东帝汶;语言生态;语言政策;德顿语;葡萄牙语 提要:东帝汶是一个位于东南亚,并与印度尼西亚领土接壤的国家,曾经是葡萄牙和印度尼西亚的殖民地,2002 年才独立,经济还比较落后。东帝汶的语言生态由土著语言、殖民语言和外语构成。土著语言有 17 种,其中以德顿语最强势;殖民语言是葡萄牙语和印度尼西亚语,外语以英语最为盛行。东帝汶为了解决国内本土语言保护和国际语言沟通的双重问题,而采取了双官方语言和基于母语的多语教育政策。研究表明,该国语言生态及语言政策特点显著,但也遇到一些挑战。 缅甸的语言生态及语言政策研究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 恒姗姗 关键词:缅甸;语言生态;语言政策;缅甸语;英语 提要:本文依据豪根(Haugen)的语言生态和库帕(Cooper)的语言政策理论综述了缅甸联邦共和国(简称缅甸)的语言生态,并从地位规划、本体规划和习得规划三个方面梳理了缅甸的语言政策。缅甸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其语言状况较为复杂,值得进行深入研究。缅甸语言政策的演变与其历史、政治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缅甸政府不断加强保护和稳定缅语的地位,但未能很好地解决语言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双重矛盾,即缅甸语与少数民族语言之间、少数民族语言相互之间的不平衡状态,这对我国语言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意义。 教育语言政策研究的方法论探索:《基于社区的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述评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叶慧君 张景奕 Faraclas, N., E. Kester & E. Mijts. 2019. Community Based Research in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The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in Education in Sint Eustatius [M]. Cham: Springer. viii + 195 pp. 引言:教育语言在国民教育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教育语言与多数居民实际使用的语言以及国家(地区)的官方语言是一致的。而纵观全球,受社会历史因素尤其是殖民历史的影响,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儿童及青少年在教育机构中未能充分享受母语教育的权利。其原因在于后殖民地的权威决策机构在语言政策的调查设计中受到柏拉图世界观的影响,导致了教育语言之争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修订后的语言政策也总是难以满足大众期望。由波多黎各大学教授Nicholas Faraclas等合著的《基于社区的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以后殖民地社会的教育语言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斯塔蒂亚岛的教育语言政策研究案例,提出并尝试以社区为个案调查对象的研究方法,在教育语言政策的制定与改进上对后人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政治话语的情态与言据性研究》评介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 毛浩然 徐中意,2018。《政治话语的情态与言据性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引言:情态在自然语言中是依存于语境的,情态意义需要通过语境进行解读,同一个情态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Papafragou,2002)。然而,除了人际意义和表态功能,情态在政治话语语境中独特的语用意义和功能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在政治话语中,与情态密切相关且存在共现现象的核心要素是言据性。言据性是说话人对信息来源及其可靠性的一种认知编码,是对命题意义的一种主观附加。关于言据性的语义和分类研究众多,而相关话语(如政治话语等)中的言据性研究匮乏。情态与言据性的话语研究有助于证明真理的相对性、动态性和构建性,同时有助于揭示说话人的话语意图、意识形态与认知模式。《政治话语的情态与言据性研究》一书正是基于此理念,侧重于从批评话语分析(CDA)视角研究情态与言据性如何在政治话语中揭露说话人隐含的话语意图、态度立场和意识形态,以及政治家如何通过合法化自身的言行或非法化敌对方的言行来说服或操纵听众。 《中欧三国:国家转型、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生存》述评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 曹佳 何山华,2018。《中欧三国:国家转型、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生存》[M]。北京:商务印书馆。 引言:20世纪80年代,语言权利、语言问题和语言资源并称为语言规划研究的三取向分析框架(Ruiz,1984),语言权利也成为语言政策与规划领域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中东欧国家语言状况极为复杂,民族边界与国家边界交错变换,80年代末转型发展之后,各国的小族语言问题引起了学者的持续关注。在此背景下,20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扬州大学何山华副教授的专著《中欧三国:国家转型、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生存》。这是国内首部从国家转型视角研究语言权利与小族语言保护的著作,也是首部把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三国转型后的语言政策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著作,体现了语言政策与经济利益、文化冲突、民族关系、政治权力等多主体的互动,具有多维度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教育语言政策研究的方法论探索:《基于社区的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述评 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叶慧君 张景奕 Faraclas, N., E. Kester & E. Mijts. 2019. Community Based Research in Language Policy and Planning: The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in Education in Sint Eustatius [M]. Cham: Springer. viii + 195 pp. 引言:教育语言在国民教育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一般而言,教育语言与多数居民实际使用的语言以及国家(地区)的官方语言是一致的。而纵观全球,受社会历史因素尤其是殖民历史的影响,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儿童及青少年在教育机构中未能充分享受母语教育的权利。其原因在于后殖民地的权威决策机构在语言政策的调查设计中受到柏拉图世界观的影响,导致了教育语言之争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阻碍,修订后的语言政策也总是难以满足大众期望。由波多黎各大学教授Nicholas Faraclas等合著的《基于社区的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以后殖民地社会的教育语言问题为切入点,结合斯塔蒂亚岛的教育语言政策研究案例,提出并尝试以社区为个案调查对象的研究方法,在教育语言政策的制定与改进上对后人研究具有借鉴作用。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21世纪英语传媒”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