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图书推荐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21英语教师网 > 期刊推荐 > 期刊介绍 > 正文
《外国文学》2021年第3期
作者:21ST    来源: 北外学术期刊    日期: 2021-05-17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蔡尔德与 19 世纪美国种族话语

金 莉

关键词:蔡尔德;印第安人;黑人;白人女性;19世纪种族话语

内容提要:作为19世纪小说家与知名社会活动家,莉迪亚·玛利亚·蔡尔德无论在其文学创作还是政论作品中,都表达了她对于主流社会的种族歧视与种族偏见的强烈谴责,她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为受压迫的少数族裔争取权利,坚持在反抗种族主义的斗争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文通过审视蔡尔德的作品,考量了19世纪美国社会的种族话语和蔡尔德的种族观,以及蔡尔德的进步意义与她的历史局限性。

再议《神曲》 ——但丁逝世 700 周年祭

王 军

关键词:但丁;《神曲》;中世纪;堕落;贪婪;隐喻

内容提要:意大利文学最伟大的诗篇《神曲》是欧洲中世纪的挽歌,人类新时代的曙光。但丁看到了社会的“堕落”,他在人间找不到引导人类回归正义的道路,只好求助于天命,求助于地狱、炼狱和天国的震撼力:《神曲》的主要内容是对地狱、炼狱和天国的展示,是对社会堕落的谴责,是对人类越来越严重的贪婪和傲慢等罪恶的鞭挞,其目的在于启发人们不要为追求今生的快乐而忘记来世的祸与福,从而使人们在恐惧与希望中回归正路。然而,《神曲》却不止一次地流露出后来人文主义者所具有的思想和情感,如对追求男女性爱者的同情、对人的探索精神的赞赏、对人的自由意志的重新认识、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和对古代哲人的赞美等。隐喻、明喻和极具画面感的生动描写是作者展示上述思想时所采用的最重要的艺术手段。
 
“暴力改变了我”,然后呢? ——格吕克《阿弗尔诺》中的后“9·11”悲悼

但汉松

关键词:格吕克;暴力;“9.11”;创伤;修通

内容提要:露易丝·格吕克在“9·11”之后发表的诗集《阿弗尔诺》可被视为这位桂冠诗人对国家悲剧的一次诗学沉思。然而,与主流创伤理论以及典型的“9·11” 诗歌体现的创伤抒情不同,《阿弗尔诺》传达了女诗人对于暴力和现实、创伤和疗救、过去和现在等问题的复杂态度。借助于对古典神话的当代改写和冷峻的抒情基调,格吕克以一种游离于自白派和浪漫主义之外的后“9·11”诗歌写作,提出了艺术家以追寻痛苦的“澄明”为认知目标的修通之路。她对于创伤话语及其背后“残酷乐观主义”的批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暴力断裂的连续性,并重塑指向未来的“当下感”。 

论格吕克诗歌中的自我建构

梅 丽

关键词:格吕克;自我建构;集体化人格;自我降格;超文本 

内容提要:格吕克在诗歌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塑造意识,其自我建构艺术的独特之处是在自白派诗歌所宣扬的个人化与高度现代主义诗学所推崇的“非个性化”这两种立场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声音。她在继承和发展现代诗歌技巧的基础上,将个人经历巧妙地融合到更为普遍的人类生活背景和文化指涉之中。她的诗歌《棱镜》《乡村生活》和《草场》,分别体现了三种自我建构策略:将个体经验转化为集体化人格的倾向,通过自我降格来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以及将经典神话兼收并蓄的超文本化手法。格吕克在诗歌创作中将经验自我从时空的控制中抽离出来,转变为新的形式和秩序,从而不断实现诗人的自我建构和修正。 

骑士隐入暗夜:格吕克的生成诗艺

李建琪

关键词:格吕克;消极能力;自我;诗歌 声音 生成 

内容提要:格吕克认同济慈所推崇的消极能力,即人能够在无定、神秘、怀疑中生存而不急于诉诸事实和道理。她相信一个好诗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皆是如此——活着,保持好奇开放的心态,不停地吸收,积极主动地消除偏见,把自我当作实验室在其中实践并掌握典型的人类困境,创作出求索而非定论、动态而非静止、邀请而非排斥的诗歌。当读者穿越时空读到这样的诗歌时,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诗人的存在,并与诗人建立亲密的联系,从而将一个心有灵犀的同类的声音解放出来。上述诗学理念和实践技艺是否可用“生成”一词描述?本文希望通过概览格吕克的诗艺人生对这个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 

论格吕克诗歌中的面具声音

孙立恒

关键词:格吕克;当代美国诗歌;第一人称抒情诗;面具;声音

内容提要: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抒情诗人露易丝·格吕克素有“面具大师”之称,通过在第一人称抒情诗中施加所谓“变色龙颜色”,其诗歌多围绕一系列面具声音,如神话人物面具之声、自然花语者面具之声和现世凡人面具之声进行自我组织。藉由这些面具之声,她得以将人类的精神渴望和含蓄表达的优雅轻盈完美结合,开创了属于其个人的抒情叙事模式。本文以其诗作的全景式阅读和文本细读为 依托,旨在分析解读格吕克诗歌对面具声音的调度,包括面具声音的分类、表现和作用等,以期揭示其藉由面具声音对第一人称抒情诗传统进行反拨与改造的努力。

此在的沉沦与救赎——贫困时代的诗人格吕克

郑春晓

关键词:贫困时代;格吕克;诗人;向死而在 

内容提要: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吕克的诗作饱含着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哲思以及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其诗歌中蕴含的生存和死亡主题呼应了海德格尔关于“此在”“向死而在”“诗意栖居”等生存哲学思想。作为一名置身于“贫困时代”的“后自白派诗人”,格吕克将自身生活经验和现代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困境相结合,用独特的诗歌叙事将个人存在这一母题再次拉回到广大读者的视野中来,引发人们对生存、死亡和诗意栖居的重新思考。

西方文论关键词:历史诗学

孙 磊

关键词: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总体文学史;诗学批评 

内容提要:“历史诗学”是维谢洛夫斯基在19—20世纪之交创立的影响深远的俄国学院派文艺学批评理论,是一种文学批评的理念和方法路径。这一批评理论坚持社会历史批评与文本的形式诗学分析相结合,并将文学事实和现象置于世界文学和文化历史发展的语境中,旨在从文学的历史演变中揭示其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在规律。本文从历史诗学批评的理念与范畴、历史诗学的两大基石——总体文学史和诗学批评,以及历史诗学批评的方法论概要四个方面揭示历史诗学批评的丰富内涵。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边界由于历史诗学的提出而被大大拓展了,但这一批评理念和方法的一些局限性也限制了其更多实际的创获。 

西方论文关键词:移动性

张  杰

关键词:移动性;移动性范式;厄里;移动性政治 

内容提要:2006年以来,厄里、谢勒尔等学者共倡一种“新的移动性范式”,反对传统社会科学的安栖主义所推崇的稳定性、意义与地方性,重视距离、变化、无地方性,呼吁建立一种由运动和变化驱动的社会科学。该研究范式将人身移动、物的传送、想象性旅行、虚拟旅行、依赖电子手段的交际皆纳入移动性所指范畴,并视移动性为现代性的本质属性。它重视移动性政治:谢勒尔、克雷斯维尔与阿迪等人均指出,关注移动资本、移动能力的差异性,而非片面强调移动的速度或普适性,乃是当前移动性研究的重心所在。因其鲜明的跨学科、反本质主义特征,移动性理论很快成为文化研究、批评理论等人文学科的新视角。  

艾略特非个人化诗学的感性面向

许小凡

关键词: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感性经验;爱 

内容提要:2019年是诗人艾略特提出著名的“非个人化”理论的一百周年,但批评界在处理现代主义遗产的过程中,较少着眼于非个人化理论在辩证中蕴含的情感内核,及其赋予感性经验的核心地位。本文专注于艾略特诗学理论中关注客体、感性经验乃至“爱”的一个侧面,指出无论是非个人化理论,还是围绕感受力不联融及思与感辩证关系的探讨,以及对爱的思考,都基于艾略特赋予客体及感性经验的重要地位,这也是艾略特与英国浪漫派诗人的分野之处。通过对非个人化与感受力不联融等理论 的梳理,本文继而讨论了这些理论的推论,即艺术创作的真诚问题,并提供了将这些理论看作艾略特对现代性的回应的一类视角。 

《名誉与恍惚》:松浦寿辉的反战叙事

陈世华

关键词:松浦寿辉;《名誉与恍惚》;时空建构;“第三人称” 反战思想  

内容提要: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松浦寿辉擅长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灵活的时空建构呈现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他的获奖小说《名誉与恍惚》以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上海为主舞台,在时间叙述上,将战前与战时上海与当代上海、战时日本与当下日本纳入时间建构,实现历史和当下右倾思想抬头这一现实的历时叙述;在空间叙述上,作品以上海租界内外、战时日本与中国的空间位移与转换,凸显日本侵略战争的残酷性和欺骗性;作品以“第三人称”方式叙事,以不断的时空转换,对日本侵华战争的非正当性进行冷眼凝视。作品表现出作者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思考、强烈的反战思想以及对当下日本右倾主义思想抬头的忧虑。 

战争记忆的叙事伦理: 评索列尔《我现在诉说的名字》

邹 萍

关键词:索列尔;《我现在诉说的名字》;叙事艺术;伦理 

内容提要:《我现在诉说的名字》密切关注记忆的伦理和战争对人性的考验。小说并未直接站在战败者一方为其发声,而是藉由文学的审美过程逐渐潜移作品的伦理向度。作者安东尼奥·索列尔凭借独特的叙事艺术,推动读者不断接近并最终认同作品的道德立场。战争在小说中构成了记忆的伦理语境,那些被反复诉说的名字凝聚成了具有独特伦理涵义的记忆符号,作者将自己的伦理立场隐藏在见证者摄影机般记录的目光之后,以“迷宫”隐喻深层次揭示战争的罪恶,引导今天的人们直面过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解与救赎。

《占有》:一部作为文化策略的花园罗曼司

金 佳

关键词:A. S.拜厄特;《占有》;花园;罗曼司;追寻;穿越;文化 秩序  

内容提要:学界已有人关注拜厄特小说《占有》中的罗曼司(romance)体裁,但是常常过度强调罗曼司的虚构因素,或是简单地将romance理解为浪漫的爱情传奇,而忽略其对现实的文化建构作用,尤其是花园意象对于这部罗曼司所发挥的重要功能。实际上,小说中的花园既是追寻之旅的重要空间,也是追寻的对象。从穿越被种种欲望占有的堕落花园,到最终找到重获新生的英格兰花园,探寻理想的花园构成了这部罗曼司的“圣杯”隐喻。因此,《占有》作为一部花园罗曼司,不仅成为作者重构历史的一种重要文学样式,而且还是重塑英格兰民族美好、和谐秩序的一种文化策略。 

神圣“暴力”与忘我“无言”:巴塔耶论爱欲

何 磊

关键词:巴塔耶;爱欲;暴力;神圣;自主;空无 

内容提要:乔治·巴塔耶是放浪不羁的登徒子,是备受争议的色情作家,是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反讽诗人,更是探索爱欲问题的严肃哲人。在生命晚年潦倒之际,巴塔耶接连完成了数部以爱欲为主题的思想作品,总结了一生情色缤纷的实践、书写与 思考。巴塔耶意义上的爱欲绝非兽性的性爱或色情,而是纯粹的耗费活动,是人类特有的逾矩冲动,是嘲讽理性的神圣暴力,更是通达自主的生命奔流。爱欲是所谓内在体验的极致体现,因而是理性语言无法把捉的生命极境。作为人之为人的终极问题,爱欲最终意味着肯定生命、至死方休的沉默无言。 

空间转向之后的存在、写作与批评——评塔利的《处所意识:地方、叙事与空间想象》

方 英

关键词:塔利;处所意识;文学绘图;地理批评;马克思主义 

内容提要:《处所意识》是罗伯特·塔利多年来文学空间研究的成果精粹。该书阐释了多个关键空间概念,融合了不同学科的空间理论与成果,探究了乌托邦、奇幻、冒险叙事、文学空间等理论问题,并勾勒出空间、地方、绘图对于文学活动和文化理论的意义。该书始终围绕一个核心话题:空间转向之后的存在、写作与批评是怎样的?针对这个问题,塔利围绕“处所意识”“文学绘图”和“地理批评”展开详细讨论,认为在后民族全球化时代,作为存在与感知的处所意识日益加剧,这要求我们将文学写作看作地图绘制,以建构一种想象的整体性,并需要拥抱一种地理批评进路,以分析文本中的空间性。塔利的研究主要受到存在主义、人文地理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关键词:外国文学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