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英语教师网 > 期刊推荐 > 高等教育 > 正文 |
抓好教学“新基建” 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文/吴岩) 2021年3月20日至21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铸教、铸人、铸魂”。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吴岩司长作主旨报告,对新发展阶段高等外语教育创新发展明确新要求,作出新部署。 提要: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新阶段,地位作用、发展阶段、类型结构、舞台坐标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紧抓根本质量、整体质量、服务质量、成熟质量,全面推进“四新”建设。全国高等外语教育工作者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大势,加快推进新文科建设,抓好专业质量、课程质量、教材质量、技术水平四项教学“新基建”,促进高质量外语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高等外语教育;高等教育;外语人才;新文科 1. 引言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新阶段的开局,也是高等教育从振兴本科教育到发展高质量本科教育的开局。高等外语教育在“十四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应做出新成绩,引领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 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对文化传承和发展举足轻重。发展外语教育一直是全球共识。例如,美国提出要提高国家外语能力及文化理解能力,欧盟提出要开展全球化的多元外语学习。在我国,外语教育一直伴随国家发展阶段的变化而改革发展。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这是我国近代第一所公办外语学校,开创了我国外语教育先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广泛开展俄语教育。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加强外语教育的几点意见》制定实施。1998年世纪相交之际,《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出台。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教育部关于加强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充分发挥外语教育改革发展重要作用。 外语教育具有工具性、人文性和国际性等多重价值属性。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培养掌握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具有全球视野、通晓国际规则、熟练运用外语、精通中外谈判和沟通的国际化人才,要有针对性地培养“一带一路”建设急需的懂外语的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新时代的外语教育改革发展要立足全球坐标、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 2. 立足新阶段、把握新要求、作出新贡献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充分肯定高等教育取得的新成就,并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出新目标、新要求。新成就,即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新目标,即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新要求,即“十四五”期间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新动力,即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中国高等教育迈入新阶段,“变”和“高质量”成为关键词。 2.1 “变” 第一,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变了。中国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已经从基础支撑转变为支撑引领并重,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红利和牵引动力。 第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变了。中国高等教育已从大众化阶段迈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将成为每一个人职业生涯中的“基础教育”。 第三,高等教育的类型结构变了。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高等教育的结构类型由“金字塔型”向“五指山型”转变,多样化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最显著的特点。 第四,高等教育的舞台坐标格局变了。中国高等教育已经在世界舞台、国际坐标和全球格局中谋划发展与改革,参与竞争与治理。 2.2 “高质量” 第一,抓根本质量。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第一质量、核心质量,是高等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点。2018年,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这是高等教育核心中的核心、关键中的关键。 第二,抓整体质量。高质量发展,就要整体发展。提升高等教育整体质量才能建设教育强国。一方面,要加快“四点一线一面”战略布局,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另一方面,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划分和结构,培育特色优势专业集群。 第三,抓服务质量。高等教育的服务质量就是要提升国家经济的硬实力、文化的软实力、影响的巧实力和战略的锐实力,大学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国之战略重器”的作用。要主动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服务质量获得实质提升。 第四,抓成熟质量。中国的高等教育要有自己的发展理论,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成熟的标志。要加快构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理论,提出中国方案、建立中国范式,提升中国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自2017年起,国家大力推进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四新”建设,掀起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建设新工科,提升国家硬实力;建设新农科,提升国家生态成长力;建设新医科,提升国家全民健康力;建设新文科,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四新”建设是走进新时代的新教改,赢得新时代的新质量,领跑新时代的新体系。 本文着重探讨新文科。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文科教育发展之路。建设新文科,就是推动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构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文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具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时代新人,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建设新文科,要培养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培育新时代社会科学家,构建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学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召开,并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教育部会同中央政法委开展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会同中央宣传部开展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组织经济学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中国经济大讲堂,组织艺术学相关教学指导委员会筹备中国艺术大讲堂。2021年3月,教育部发布《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深入推进新文科建设。 新文科建设要坚持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抓好中国政法实务大讲堂、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中国经济大讲堂、中国艺术大讲堂“四大关键突破”。新文科建设,要扎根中国大地,突出中国特色,形成中国方案;要开放合作,注重国际视野,培养涉外人才;要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促进学习革命;要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再出新。 新文科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提供方向、标准、价值判断以及未来所需要的职业综合素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为新文科提供新的命题、新的方法、新的技术、新的手段等。“四新”建设中,新文科很重要,推进新文科建设要注重工文结合、医文结合、农文结合,新文科建设势在必行。 在新文科建设中,高等外语教育不能缺位,必须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要有大格局、大胸怀,把全球发展收在眼底,把中国发展刻在心里,把高等教育发展担在肩上,把外语教育创新发展扎扎实实地落在脚下,努力培养经济社会需求人才、行业发展领军人才、国家战略未来人才。 3. 抓好教学“新基建”,培养高质量外语人才 “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我们把“新基建”的概念引入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中,就是要抓好教学“新基建”,主要包括:抓专业质量、抓课程质量、抓教材质量、抓技术水平。抓专业质量,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将教师、学生、教材、课程、管理等各个因素集中到统一的层面;抓课程质量,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通过不同类型的课程作用在学生身上;抓教材质量,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无论是纸质教材,还是各种形式的教学资源,都必须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注重更新迭代;抓技术水平,现代信息技术是学习革命的关键突破。 3.1 抓专业质量 优化专业结构。外语专业建设应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特色导向。坚持需求导向,要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基于需求进行优化、调整、升级、换代、新建。坚持目标导向,要牢固树立国家意识、标准意识、质量意识,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高质量外语人才为目标,将外语教育和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坚持特色导向,要立足学校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地域特点统筹规划,促进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这对于高等外语专业教育,特别是地方高等外语专业教育大有裨益。 抓好质量标准。质量为王、标准先行,没有标准、没有目标的质量是没有得到共识的质量。要依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修订外语相关专业培养方案,将综合素质、外语基本功、相关专业知识等要求予以具体体现,并有效实施。要聚焦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努力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外语人才。要坚持融合创新,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创新探索“外语+专业”“专业+外语”“通用+非通用”等人才培养模式。 具备国际视野。在外语专业建设方面,要主动融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努力提升国家话语能力和行业语言能力;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要主动适应更高水平开放的新要求,大力培养高素质涉外专门人才。 强化示范引领。教育部自2019年起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目前已认定两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外语类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359个,占总数的4.47%;外语类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348个,占总数的4.03%。要充分发挥标杆作用,强化示范引领,推动外语教育水平整体提升。 3.2 抓课程质量 加强价值引领。要抓好课程思政建设,紧紧抓住专业课教师“主力军”、专业课教学“主战场”、专业课课堂“主渠道”,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陈宝生部长在2020年6月8日召开的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课程思政是专业与真善美的结合,需要经过勘探、采掘、冶炼、加工的过程。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将课程思政与专业基本原理、前沿知识有机融合,打造有情有义有温度有爱的文科课堂。 持续打造“金课”。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要主动转变观念,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要紧跟社会发展与科技前沿,更新教学内容;要大力创新方法,强化课堂设计、融合信息技术、加强课堂互动;要实施科学评价,跳出唯考试论,将激发学习动力和专业志趣、培养创新思维作为评价标准。 强化示范带动。2019年,《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印发,启动实施一流课程建设“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5,118门。其中,外语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180门,占比3.52%。要持续打造外语类一流课程,引领带动课程体系、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 3.3 抓教材质量 建设优秀教材。2020年开展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高等教育类将评选400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80项,其余为二等奖。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设立发出一个信号:教材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剧本,做好教材建设至关重要。“大老师”“大专家”“大咖”要将精力投入到教材编写中。 优化教材内容。一方面,要严把政治关,培根铸魂。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简称“三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融入教材,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另一方面,要严把学术关,启智增慧。教材要充分反映时代发展最新要求、外语学科专业发展最新进展和中国高等外语教育改革最新成果。 3.4 抓技术水平 抓教学技术,实现从“术”到“道”的转变。全面推进学习革命,有力推动了高校教与学的深刻变革,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学校的“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以下简称“四变”),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学的新型教育形态。要加快实现以教师“教”为中心到以学生“学”为中心的转变,把“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落实到教学理念、思想、标准、方法、技术、效果、评价等各个层面。 深入推进教学实践。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高校全面实施在线教学,是世界高教史上的创举。据统计,共有108.45万名教师开出1719.68万门在线课程,35.37亿人次学生参加在线学习,全国高校课程开出率达91%,学生在线教学满意率为85%,教师在线教学满意率为80%,达到了“三稳”(即稳住了武汉高校,稳住了湖北高校,稳住了全国高校),实现了“四变”(改变教师的“教”,改变学生的“学”,改变学校的“管”,改变教育的“形态”),做到了与线下教学的“实质等效”。 打造国际课程平台。2020年上半年,推出学堂在线国际版、爱课程英文版两大国际平台,提供700余门课程,覆盖100多个国家,海外100多万留学生使用,面向世界上亿大学生免费开放。2020年12月,首届世界慕课大会在北京召开,国际组织、世界名校云集。大会发布《慕课发展北京宣言》,成立中国主导的世界慕课联盟。这是中国高等教育面对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竞争抢占制高点所下的先手棋,是主动引领中国高等教育未来发展“变轨超车”的重要战略举措。要进一步构建高等在线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广泛传播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慕课与在线教育主张,助力中国和世界高等教育学习革命。 建强基层教学组织。基层教学组织是高校教学工作的“最后一公里”。要以院系为单位,建设教研室、课程模块教学团队、课程组等多种形式的基层教学组织,广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 聚焦网络原住民。90后、00后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要深刻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式和行为规律,将教与学融入互联网生活中;要适应教与学的新变革,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感、获得感和成就感;要产生“教”与“学”的互动,用“互联网+”思维打造高等外语教育“新动力”。 高等外语教育在新文科建设中责任大,对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人才培养影响大,对建设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意义大,对打好高质量本科教育攻坚战的作用大。希望全国高等外语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夯实教学四项“新基建”,托起人才培养高质量! 作者简介 吴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本文发表于《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年第2期第3—6页。 关键词:外语教育 |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