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图书推荐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21英语教师网 > 最新动态 > 社会热点 > 正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发布
作者:21ST    来源: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日期: 2021-08-25
为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制定本指南。

一、重大意义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这一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行动指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智慧方案。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课程教材集中体现党和国家意志,是育人的载体,直接关系人才培养方向和质量。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必须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各环节。全面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对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听党话、跟党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系统安排

要全面介绍与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核心要义、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实践要求,牢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注重系统整体设计、分段分科推进,在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程中有序铺开,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引导学生提高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将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之中。

(二)实现全面覆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须做到不同学段全过程贯通。要在统筹安排基础上,做到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类型各学段,涵盖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融入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学科,贯穿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体现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目标培养中,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相互衔接、层层递进,实现全覆盖,全面增强课程教材铸魂育人功能。

(三)结合学科特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要依据不同学科特点,结合各学科独特优势和资源,实现有机融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材要突出原文原著进入,注重介绍和阐释与学科专业知识有关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内容与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学科专业知识过程中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认同。自然科学课程教材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育人立意和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培育科学精神、掌握思维方法过程中体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

(四)注重适宜实效

要依据学生不同年龄段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学习实际,注重讲道理与讲故事相结合,抽象概念与生动案例相结合,显性表述与隐性渗透相结合,确保进课程教材内容可认知、可理解,指导学生将思想认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总体目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的整体布局与分科安排科学有序,学科学段环节全面覆盖,思想内涵充分阐释,学习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全面提升课程教材铸魂育人功能,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四、主要内容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课程教材要充分体现“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的核心内容,系统阐述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观点,全面介绍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方面作出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引导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刻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贡献

课程教材要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述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讲述这一理论的原创性贡献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涵盖党和国家事业的方方面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方法论

课程教材要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阐释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介绍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系统观念的基本内涵。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品格

课程教材要阐释这一思想所彰显的坚定理想信念、展现的真挚人民情怀、贯穿的高度历史自觉、体现的鲜明问题导向、充满的无畏斗争精神、饱含的深厚天下情怀,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闪耀着理性光辉和人格魅力的科学理论,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价值追求、精神风范。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增长知识、锤炼品格。

(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课程教材要充分阐明这一思想是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理论结晶,是推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指南,是经过实践检验、富有实践伟力的强大思想武器;讲清楚中国发展方位发生的历史性变化需要新时代理论引领,讲清楚我们党执政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党的创新理论指导,讲清楚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需要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引导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以及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复兴史、人类文明进步史上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五、学段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应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统筹安排,系统有效实施。

(一)小学阶段

小学阶段重在启蒙引导,在幼小心灵里埋下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种子。主要通过讲故事和描述性语言,运用生动具体、形象直观的方式,注重体验教育,通过“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让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知道习近平总书记是全党全国人民的领路人,知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和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安排,知道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增强国家认同感,从小立志听党话、跟党走。

(二)初中阶段

初中阶段重在感性体验和知识学习相结合,促进形成基本政治判断和政治观点,打牢思想基础。主要以具体事实、鲜活案例、生活体验和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理性思考,通过呈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创造的“两大奇迹”,从“是什么”的角度帮助学生初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三)高中阶段

高中阶段重在实践体认和理论学习相结合,促进理性认同,提升政治素质。主要运用观察、辨析、反思和实践等形式,引导学生从“怎么做”的角度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神实质,帮助学生知其言更知其义,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四个自信”。

(四)大学阶段

大学阶段重在形成理论思维,实现从学理认知到信念生成的转化,增强使命担当。主要以系统学习和理论阐释的方式,运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理解其蕴含和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增进对其科学性系统性的把握,提高学习和运用的自觉性,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使命感。

(五)研究生阶段

研究生阶段重在深度探究,形成宣传、阐释、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素质和能力,做到融会贯通。主要以专题学习和理论探究的方式,运用学术探索、社会调查和国际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以历史发展的眼光,深入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价值取向、理论品格和思想方法,真正学深悟透、研机析理,不断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自觉运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世界形势,学、思、用贯通,坚定信心、强化自觉、提升素质,投身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六、课程安排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和学科专业内容,按照系统讲述与分领域分专题阐释相结合的方式,把握总论与分论、理论与现实、宏观与微观、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做到科学编排、有机融入、系统展开。

(一)思政课程

思政课程是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的主渠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集中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小学“道德与法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养成和法治素养的精辟论述,呈现“习语金句”,引导学生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初中“道德与法治”,重点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领导、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依法治国、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论述,帮助学生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懂得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道理,引导学生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高中“思想政治”,重点讲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思想方法和理论品格,引导学生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大学阶段,“思想道德与法治”基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建设、法治建设的重要论述,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治素养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创性贡献,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意义和创新价值,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系统全面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其既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又相对独立成体系,引导学生学习领会这一思想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实践意义,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基本观点、实践要求。在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基于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结合当前重大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重点讲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和理论探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坚定“四个自信”。

硕士研究生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问题,以专题的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地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理解这一思想的时代价值。“自然辩证法”“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要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方面的创新,引导学生更加自觉用这一思想指导解决科学研究中的实际问题。

博士研究生阶段,“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基于历史和现实,着眼世界格局的变化、面临的问题和当代中国发展等,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重大价值,更加自觉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地位和世界意义,引导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世界形势。

(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

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的重要渠道,要充分发挥主干课程的作用,分专题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哲学类课程教材要讲清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生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入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实事求是、提高科学思维能力、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重视调查研究、发扬钉钉子精神、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等方面的重要论述。使学生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和深邃的精神实质。

经济学类课程教材要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深入讲述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七个坚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现实意义,使学生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开拓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

法学类课程教材主要讲授习近平法治思想,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的重要论述及习近平外交思想。讲清楚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即: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使学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管理学和社会学类课程教材要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重要论述。讲清楚社会建设的主线是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坚持守住底线,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坚持完善制度。使学生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重要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最新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时代意义、世界意义。

教育学类课程教材要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讲清楚教育改革发展必须坚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使学生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新境界,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行动指南。

历史学、文学、艺术学类课程教材要系统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讲清楚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坚定文化自信;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汲取历史智慧,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理解建成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道路,必须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学生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根本遵循,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其他课程

其他各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应结合自身特点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相关内容,实现进课程教材全覆盖。

军事学类课程教材要系统阐释习近平强军思想,讲清楚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地位作用、核心要义和指导作用。讲清楚新时代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军事战略方针和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的战略举措。使学生认识到习近平强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是新时代强军事业开创新局面、踏上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农学类课程教材要系统阐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讲清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用最严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严密法治观,“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全球共赢观。使学生认识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保障,对于促进全球生态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理学、工学、医学类课程教材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阐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思想,培养学生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引导学生认识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理解科技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重大意义,努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信念自觉融入人生追求之中。

各学科都要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内容,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问题、历史思维的重要论述,引导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不断增强历史定力、锤炼历史思维。

全面整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工作的创新理念、重大实践,及时梳理视察地方、学校发表的重要论述,深入挖掘育人价值,有机融入各级各类课程教材和教学实践过程,不断丰富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展脉络和实践要求,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更加系统全面、生动具体。

七、组织实施

(一)加强专业指导

组建以从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与教育的专家为主的指导组,加强统筹、指导。依托国家教材委员会及地方相关教材审查机构,督促指导在中小学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教材中落实到位。发挥各级各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专家组织作用,督促指导在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学科专业课程教材中落实到位。

(二)制定落实细则

结合各类课程教材特点,编修团队要制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落实细则,实现中小学国家、地方、校本课程教材和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应进必进、应落尽落。

(三)严格审查把关

充分发挥国家教材委员会及其专家委员会审查把关作用,加强统编教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况的审查。地方及高校相关教材审查机构要加强对其他课程教材落实情况的审查把关。

(四)开展专项培训

组织开展课程教材编修团队专题培训,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的系统性、准确性与适宜性。紧密结合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师培训必修内容。示范开展思想政治骨干教师专题培训。

(五)强化示范推广

要注重抓示范、树标杆。要引导地方和中小学校,借鉴国家课程教材做法,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要求,做好转化,增强吸引力、感染力。职业院校、普通高校学科专业课程教材要从国家规划教材和一流课程、专业做起,探索形成符合专业教育实际和思政教育目标的落地模式,并逐步扩展到所有学科专业课程教材,促进内容体系、教学体系与课程思政体系的不断完善、整体贯通。要及时总结各个学段、各种类型课程教材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典型经验,交流互鉴,引领示范,确保落全落实落好。



关键词:思政课程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