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图书推荐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21英语教师网 > 期刊推荐 > 期刊介绍 > 正文
《外国文学》2021年第6期目录一览
作者:21ST    来源:北外学术期刊    日期: 2021-11-22


本期概览
 

福楼拜的小资时代

张 亘

关键词:福楼拜;小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

内容提要:福楼拜的书写与小资之间的纠葛,有着当下意义与文学旨趣。包法利夫人与弗雷德里克·莫罗是福楼拜笔下的小资形象,他们的身份认定并不太容易从经济结构、生产关系与生产资料的占有上获得标准的答案。小资情调与浪漫主义有着天然的契合之处,耽于想象,渴望诗意与远方,不安于现状,对平庸的生活不满,但是小资情调毕竟不是浪漫主义,即使它们在许多思维和行事方式上出奇地一致。与我们今天文学里的小资不同的是,福楼拜的小资出现在现实主义美学的写作风格里,作为生活趣味和美学理想,它以一种怪异和不合群的方式显现在福楼拜客观平实的叙事形式之中。
 
《包法利夫人》中的信:情节与隐喻

马晓冬

关键词:《包法利夫人》;福楼拜;信;语言;文学

内容提要:本文主要分析了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关于三封信件的叙述,讨论这些叙述如何呈现人物的性格命运并贯穿起小说的核心情节,以此为基础理解小说叙述所包含的对人类语言文学的隐喻及反思。如果说小说中爱玛的信显示出用语言模仿他人和自欺的性质,他的情人罗道耳弗的信则隐喻着操纵语言欺骗他人的性质;卢欧老爹的信更为复杂,它虽然是个体真实情感的表达,但由于其自我书写的特质,这种语言引起共情,却无法带来真正的认知。而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自身的写作,正是希望超越这三者,用文体的支撑反思语言的幻象和欺骗,让读者进入觉知与批判的模式,从而建立读者的自觉意识。
 
“社会人的自我”和“创造者的自我”——书信中的波德莱尔

刘 波

关键词:波德莱尔;书信;社会人;创造者

内容提要:波德莱尔的书信提供了大量有关他的人生经历、情感变化、文学交往、工作方式、审美趣味、思想意识、作品生成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从中可以看到,波德莱尔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自己作为“创造者”的成功:一是带着“纨绔子”的理想创造“社会人”的作品;一是带着“艺术家”的理想创造诗人、作家、批评家、理论家乃至翻译家的作品。在他那里,“社会人”现实人生的失败是“创造者”艺术人生得以成功的前提和保证,而两者的反差所形成的巨大张力是其创作上反差诗学的重要力量来源。
 
普鲁斯特的箴言与人性描写

涂卫群

关键词: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箴言;人性

内容提要:普鲁斯特继承和发展了法国17世纪伦理作家的写作传统,在他的长卷《追忆逝水年华》中穿插大量箴言和警句。与伦理作家不同的是,他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小说世界,并以故事承托箴言,以箴言总结体验,从而生动而深刻地展示人性。由于小说以主人公成长为作家的经历为主线,许多箴言只有重新置于小说的语境中,参照前后相续的事件才能得到充分理解。为此,本文以小说中的九条箴言为线索,步步深入探讨小说家如何以描写和思考相映照的方式实现对人生问题的文学的解决,也即以写作实现人性的超越及作为人生的完成。
 
《追忆似水年华》中维米尔的三重出现及绘画的隐喻

程小牧

关键词:《追忆似水华年》;绘画;维米尔;隐喻;视野;《德尔夫特小景》

内容提要:绘画艺术在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维米尔作为普鲁斯特本人最喜爱的画家,在整部作品中有着独一无二的崇高地位。本文将对维米尔在作品中的反复出现作全面的梳理和分析,将之归纳为三种情况:一、融入情节、刻画小说人物的性格特质;二、以场景描写来复现维米尔的画面;三、通过贝戈特之死直接阐发维米尔绘画的启示。通过上述分析讨论维米尔在不同文本层面的隐喻意义,并指出维米尔绘画、尤其是其代表作《德尔夫特小景》对写作者普鲁斯特的启示:如何于日常中发现真理、艺术品所能矫正的视野及艺术家的天职等。
 
西方文论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理论

刘珩

关键词:行动者网络;物;存在模式;阐释

内容提要:行动者网络理论中的行动者并非单个的行动者,而是依附特定网络联系而存在的某种实体。行动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为物,它们平等地在集合的连锁效应中发挥各自的能动性。网络则是指诸多行动者可以依附的关系场域,它具有变化以及扩展的作用,从而将诸多人与非人的行动者组合在一起,形成异质纷陈的联合形式。行动者网络以人与非人的行动者之间的交织缠绕和相互依存为前提,近年来在物的理论、自我以及文本与阐释的本体论等相关文学批评领域引起广泛共识。从科学领域发展而来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势必对科技时代、数字时代的文学研究产生颇为有益的启示作用。
 
西方文论关键词:原样派

刘宇宁

关键词:原样派;结构主义;文本写作;索莱尔斯

内容提要:“原样派”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活跃于法国文坛上的先锋文学团体,以《原样》杂志为中心,聚集了巴特、福柯、德里达、克里斯蒂娃和索莱尔斯等知名学者和作家,成为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的重要论坛。原样派先是关注边缘作家和俄国形式主义,继而大胆推行“文本写作”实践,在进行政治转向时选择了“中国道路”。70年代后期,原样派再次远离政治,转而关注美洲和女性主义。《原样》在其存续期间,一直紧跟并试图引领当代每一股文学潮流,不断挑战文学传统,充分体现了原样派知识分子的反叛精神。
 
“性关系不存在”:拉康爱情诗学中的三种范式及其文学观

邱文颖

关键词:拉康 ;爱情诗学;隐喻 ;移情 ;宫廷爱情

内容提要:拉康主张把语言学、拓扑学和伦理学统一于他著名的爱情诗学论断“性关系不存在”,蕴涵爱情的否定性、无力性和欺骗性之维。面对“性关系不存在”这一爱情本相,拉康构建三种爱情范式——隐喻、移情和宫廷爱情,与之遥相呼应的是爱的客体的三种样态——占据被爱者位置的理想自我、幻象框架中的对象和被提升到原质之尊位的崇高客体。被隐喻结构着的爱情源自移情式误认——主体把匮乏的客体误认为自我理想的替换;把经验的客体误认为神秘的幻象客体;把世俗的客体误认为崇高的客体。爱情终究要落入一场空无。拉康的爱情理论为理解与阐释经典的爱情悲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精神分析视角,也为解构后现代主义文学文本提供了一个原则。
 
现代德语文学中的声音展演——以塞壬变体为例

王炳钧

关键词:声音;自然性;动物性;沉默;感知

内容提要:本文尝试从荷马史诗中的塞壬神话传说入手,结合声音理论,以三组塞壬变体文本(歌德、席勒,克莱斯特、霍夫曼,里尔克、卡夫卡)为例,考察18世纪末期以来声音问题在德语文学中的展演;在历史语境中讨论:一、自然之声与人的构想的关联;二、神性、病态与艺术定位的关系;三、声音的消遁与主体幻象游戏。
 
声音与书写:论文学的语言问题及其意义生成

王晓路

关键词:声音;书写;文本;意义

内容提要:本文梳理并分析了声音与文学语言的密切关联。声音不仅在语言和文艺的历史发生学中具有构成性作用,而且在文学书写和批评中持续发挥着多重功能。声音在文本中的表层沉默与书写的在场构成了更为深沉的结构性关系,由此也成为文学的存在方式与阐释的前提。由于声音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差异性,因此当代文学书写与批评在侧重区域、族群、文化、阶层、性别等层面的表征均与声音的隐喻方式有关。声音与书写作为一种并置的文本编码方式凸显了文学语言的特质,与此同时也能有效地形成文学书写与批评的意义指向。重新重视文本的声音分析对于基于单一书写符号的理论盲点而言,不仅可以还原文学意义的呈现方式,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性建构。
 
声音文化研究:界说、类型与范式

刘 岩

关键词:声音;文化研究;声音研究定义;声音类型;声音研究范式

内容提要:声音文化研究旨在针对社会文本和文学文本中的各种声音做出文化政治阐释,既观照文本中各种声音的生产过程,也涉及听者对不同声音的感知、领悟和体验。文本中往往交织着作为现象以及作为编码的声音,包括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声、人类制造的生活之音、人类发出的言说之声、人类创造的美学之声以及复制与编辑后的声音等,这些纷繁的声音景观从多角度记录并反映了人类的生存状况。从情感、文化和政治三个维度研究各种声音实践和听的行为,可以审视种族、阶级、性别等文化研究的核心命题,从文化政治的视角理解声音背后的人类经验、文化特质和文学表征。
 
透视乔伊斯的声音艺术——《尤利西斯·赛壬》的音乐阐释

李兰生

关键词:乔伊斯;《赛壬》;赋格;音乐化;声音艺术

内容提要:乐是有声之诗,诗是无声之乐。乔伊斯深得诗乐艺术之精髓,创造性地运用对位、复调、重复、变奏、转调等音乐技法,将其小说杰作《尤利西斯》中的《赛壬》一章塑造成一个高度音乐化的诗性文本,成为融合语言和声音艺术的一块不朽丰碑。不仅如此,他还独辟蹊径,把该章的主题结构赋格化,辩证地揭示和深化“诱惑”与“被诱惑”的中心主题,使之进入音乐佳境而又不囿于赋格之形。这些艺术形式固然重要,但更重要、更具艺术价值的是隐藏在其后的那些隐喻、双关、暗示、留白、含混、复义,以及那些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而这也正是《赛壬》和整部《尤利西斯》的魅力与神韵之所在。
 
生产之物:贝克特的录音带

郑 杰

关键词:贝克特;物自体;物叙事;录音;意识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分析贝克特在《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带》《呼吸》和《摇篮曲》中对录音和人之间关系的戏剧处理,探讨意识和“物叙事”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审视康德的“物自体”概念和贝克特理解的物之间的关联。借用布朗的“物理论”、德勒兹的“欲望机器”、拉图尔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和物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文章旨在讨论贝克特如何让录音参与戏剧叙事,重新定义且生成了物和人的新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录音带的实用功能变得陌生、含糊甚至失效,由此生成了一种奇特且充满谜意的物叙事。录音带看似是被人操纵和使用的物件,实际上却提出了一个客观难题,即物叙事是否作为物的声音参与建构了人的主体意识。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本文也将考察贝克特如何思考物质世界对人类经验、存在和意识的影响,以及这一思考如何影响物在叙事结构(视角)和主题上的功能。
 
聆听布朗肖小说中的声音——在海德格尔和列维纳斯之间

柳文文

关键词:布朗肖;书写;声音;海德格尔;列维纳斯

内容提要:布朗肖小说中的声音表现为一种“绝对声音”,他在小说创作中向我们展示了这种绝对声音是什么以及该如何去倾听。布朗肖弃绝了光的显现力量,试图用绝对声音承担起书写的本质,一方面意在解构声音与实存之间的存在论关系,确立绝对声音的纯粹在场,另一方面也与海德格尔和列维纳斯形成了潜在对话,将声音从言语和意义中释放,赋予文学一种不确定性的体验。本文循着布朗肖对绝对声音的追问和思考,探讨他如何通过小说创作实践来思考书写与绝对声音之间的关系,并沿着这条脉络发现布朗肖与海德格尔、列维纳斯之间互相倾听和回应的关系。
 
乔伊斯音乐叙事形式的动态发展:分离、模仿、融合

宣奔昂

关键词:乔伊斯;音乐叙事;《室内乐》;《死者》;《塞壬》

内容提要:乔伊斯作品中的音乐一直颇受国内外学界关注,但以往的研究聚焦于音乐在《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这两部小说里的作用,忽略了乔伊斯早期创作的诗集《室内乐》和故事集《都柏林人》的音乐叙事模式。通过分析《作别少女时光》及乔伊斯对其的教会调式谱曲,《死者》对双声部音乐结构的模仿,以及《塞壬》以声音为媒介将多种音乐、文化意涵植入书写语言的过程,可以揭示乔伊斯的音乐叙事如何呈现出分离、模仿、融合的动态形式变化,以及他如何利用三篇音乐叙事各自的多线程和开放性,在求欢和爱情的表面下构造矛盾和背叛的暗流,层层递进地表现出现代人良心的瘫痪与精神的死亡。
 
辽阔的死亡风景——评君特的《里尔克与策兰作品的无机转向》

贾涵斐

关键词:无机;死亡;跨界;里尔克;策兰

内容提要: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克·费利齐塔斯·君特的德语文学研究专著《里尔克与策兰作品的无机转向》从无机的角度考察了里尔克与策兰的作品。无机作为有机的他者而存在,由有机转向无机的过程便是渐渐贴近死亡的过程。里尔克与策兰以各自的方式开启辽阔的死亡之境,逐步接近并跨入无机界。君特重点分析了两位诗人的数首诗歌,结合他们的书信、日记、其他作品及相关话语论述了二者的关联,细致入微地展现了里尔克与策兰跨越界限、将无机融入诗作的过程。



关键词:外国文学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