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图书推荐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21英语教师网 > 期刊推荐 > 期刊介绍 > 正文
《外国文学》2022年第1期目录摘要一览
作者:21ST    来源:北外学术期刊    日期: 2022-01-18
目录


本期摘要

《乌道弗之谜》中的城堡美学

陈 雷

关键词:拉德克利夫 哥特小说 崇高 社会性 柏克

内容提要:哥特小说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城堡的浓厚兴趣,在拉德克利夫那里,城堡更是常常作为作品的中心意象出现。城堡给人以崇高之感,这种崇高感的实质是对城堡主人的畏惧。在遥远的过去,正是这种畏惧把人从自然状态带入到社会生活中。对城堡的体验让观者以一种审美和感性的方式回到“社会性”诞生或重生的现场,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霍布斯政治哲学的美学内涵以及柏克美学的政治哲学内涵,而拉德克利夫的程式性的城堡故事也可解读为一种包含了社会从何而来信息的原型神话。

《柳林风声》:怀旧与英国传统绅士共同体的建构论

陈  兵

关键词:《柳林风声》 怀旧 英国绅士 共同体 男子气概 

内容提要:英国儿童文学作家肯尼斯·格雷厄姆的名作《柳林风声》通过拟人化的叙事手法描述了河岸边几个动物的田园生活,透露出浓厚的怀旧情绪。将其放到 20 世纪初的英国社会文化语境里,可以看出小说的怀旧描写是对已经到来的工业化社会的混乱和无序的贬斥,同时也是对传统田园社会的怀想与重构。受时代思潮和格雷厄姆个人经历的影响,小说构建了一个以富有男子气概的绅士为主体、没有女性参与的传统田园共同体。

《阿普尔顿府邸颂》中的秩序之探

刘 炅

关键词:马维尔 《阿普尔顿府邸颂》 花园 秩序 田园诗 

内容提要:处于英国内战时期保皇派与清教的政治文化对抗中,安德鲁·马维尔的《阿普尔顿府邸颂》见证了两者之间的博弈,却拒绝追随任何一方。他援用了乡村府邸诗的传统,以充沛的田园细节描述了费尔法克斯的乡村府邸,却淡化了乡间娱乐、和谐的贵族平民关系等被保皇派视为王权统治基石的传统乡村秩序。同时,他一反保皇派文人的抒情诗中那种慵懒闲散、归隐静思的阴柔之气,也规避了清教文化对艺术表达的怀疑和对感官愉悦的压抑,转而呈现了一种刚健活跃甚至带着些许暴力元素的自然审美,从而建构了一种与两者都不同的“更得体”的秩序。对于马维尔而言,诗中的花园承载着他对社会政治、审美、宗教等各方面的理想秩序的探寻。 

视觉的意义:也谈罗斯金的写实主义

黄 淳

关键词:罗斯金 写实主义 视觉 艺术批评 伦理 

内容提要:在维多利亚文学研究中,罗斯金的写实主义常常被提起,却少有深入的研究,而且已有的研究也大多局限在文学写实主义的范围之内。本文以 18 到 19 世纪英国美术批评为参照,通过梳理《近代画家》和《威尼斯之石》的相关论述,指出罗斯金写实主义的核心不在于对模仿的批判,而在于对视觉的强调。在这一点上,罗斯金不仅挑战了 18 世纪以来的美术批评传统,还将美术观念与伦理思考有机地结合了起来。“完整的生灵”成为忠实记录视觉的终极意义,这个主张贯穿了他的美术与社会批评,彰显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马蒂诺对疾病书写的态度转变

马 骧

关键词:马蒂诺 疾病书写 《病屋生活》 痛苦崇拜 自我意识 

内容提要:哈丽特·马蒂诺在1844年发表的《病屋生活》中描述了自己长期卧病的心理状态,这部作品曾是其得意之作,但在1855年撰写《自传》时,她却严厉批评《病屋生活》中的“痛苦崇拜”和过度的自我意识,并认为自己当时仍处于形而上学阶段是造成这两种缺陷的原因。本文认为,这种归因过于简单,马蒂诺在突出基督教影响的同时,却忽略了“病屋狂热”、精神自传传统、反自我意识等社会因素和体裁因素的影响。这种简单化的处理,连同《自传》中对人生做整齐而刻意的阶段划分,都体现了马蒂诺对孔德学说的依赖,体现了她急于为人生寻找规律和定式的渴望,具有维多利亚时代特色。 

“隐性进程”与双重叙事动力

申 丹(著/译)

关键词:隐性进程 双重叙事动力 各种互动 被忽略的原因 理论拓展 

内容提要:在不少叙事作品中,情节发展与“隐性进程”在富有张力的关系中共存。“隐性进程”是一种强有力的隐蔽叙事动力,不同于以往挖掘出来的各种深层意义;它以其独特的方式使读者反应复杂化。显性和隐性进程在作品中从头到尾并列运行。情节发展本身可从各种不同角度阐释,而与之并行的隐性进程则进一步呈现出与之对照甚或对立的主题意义、人物形象和美学价值,邀请读者做出更为复杂的反应。这两种叙事动力以各种方式产生互动,从和谐互补一直到剧烈颠覆。当作品中存在双重叙事动力时,若仅仅关注情节发展——无论从多少种角度切入——都难免会对主题意义、人物形象和美学价值产生片面理解甚或严重误解。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来,对叙事作品的探讨一直聚焦于情节发展。若要挖掘和解释“隐性进程”和双重叙事动力,在叙事学、文体学和翻译学等领域,都需要打破长期批评传统的束缚,对现有的理论概念和研究模式加以拓展或革新。 

叙事学的新探索: 关于双重叙事进程理论的国际对话

申 丹

关键词:理论创新 隐性进程 双重叙事进程 回应探讨 国际对话

内容提要:美国《文体》期刊2021年春季刊将全部篇幅用于探讨由申丹首创的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为此特邀申丹以《“隐性进程”与双重叙事动力》为题撰写“目标论文”,并邀请九个国家的十六位学者就此分别发表各自观点,然后再由申丹撰文逐一作答。这是文学领域西方顶级杂志第一次用主题特刊集中探讨一位中国学者的理论创获,从中可看到多国学者对这一原创理论的赞赏、阐述、疑问、挑战和误解,以及在不同体裁中的运用。这次对话也给申丹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国际平台,得以在长篇回应论文中答疑解惑,应对挑战,消除误解,进一步阐明其理论创新的本质特征和应用价值。对话还涉及申丹的新创理论与现有理论之间的关系,以及更广范围的文学理论和文学解读的相关问题。 

“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周小仪

关键词:双重叙事进程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隐性进程 中介 阐释模式 

内容提要:“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不仅在叙事学领域具有创新意义,对于文学理论本身,特别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关于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思考,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双重叙事结构中的“隐性进程”作为中介,有效地连接了文本和社会,成为文学与现实这个二元对立之间至关重要的第三项。“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为当代社会学美学提供了一个新的依据,与阿多诺和詹姆逊关于形式即社会性的理论相得益彰。同时,这种三元阐释模式也具有令人瞩目的批评实践价值。 

论“双重叙事进程”理论的概念建构、理论建构及批评实践价值

申富英

关键词:双重叙事进程 隐性进程 概念创新 理论体系创新 批评实践价值

内容提要:近十年来,申丹在国内外陆续发表论文与专著,逐渐完善了“双重叙事进程”的理论概念、理论体系和研究模式,形成广泛深入的影响。首先,申丹提出的 “隐性进程”和“双重叙事进程”概念,打破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研究传统的束缚,超越了对情节深层意义的挖掘。其次,申丹对隐性进程和情节发展的不同互动模式进行了科学分类,并揭示了其成因。再次,申丹的这一理论不仅有助于拓展和创新叙事学和文学研究,而且可以帮助推动文体学和翻译学研究。我们不妨通过对乔伊斯小说的批评实践,厘清“隐性进程”与诸多叙事暗流的不同,并帮助推进对隐性进程与情节发展的互动模式及其成因的研究。本文最后还提出了通过将双重叙事进程理论与其他理论相结合来拓展批评空间的可能性。 

西方文论关键词:缝合

刘昕亭

关键词:缝合 主体 齐泽克 普遍性 

内容提要:“缝合”概念涉及精神分析、电影研究、政治学、后马克思主义和激进哲学等多个学科。诸多学者通过缝合,开启了电影意指方式、主体匮乏、意识形态批评、社会存在乃至“哲学终结论”的广泛议题。缝合从一个普通的外科手术名词,一跃成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理论概念。然而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齐泽克对缝合的再阐发、巴丢对哲学缝合其前提的再建构,使得缝合这个原本的“后”学概念,晚近又逆转为对“后”牌范式进行批判性反思的新理论路径。齐泽克明确用缝合观点反击电影“后理论”告别拉康的反理论行动,在解构主义之后再度开辟“普遍性” 的理论战场。巴丢则否认“哲学终结论”,将“解缝合”视为今天重新发现哲学的可能。 

西方文论关键词:环境公正生态批评

刘 娜

关键词:环境公正生态批评 三重维度 生态批评浪潮 生态整体主义 

内容提要:环境公正生态批评是环境公正思想注入生态批评的修正型产物,是扭转生态中心主义缺乏现实倾向而形成的社会性生态批评。它反拨此前批评对单纯自然的研究偏好,转而重视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在环境想象与环境话语中关注社会因素造成的非公正环境境遇,将生态、人文和伦理三重维度集于一体。伴随生态批评数次浪潮的发展,环境公正生态批评与新理论、新对象协同构建出不断拓展与深化的批评体系,其关切范围和研究视野逐渐趋向生态整体主义,在捍卫他者环境权益的探索与实践中表现出独特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赛博朋克小说的崇高美学

陈 榕

关键词:赛博朋克小说 崇高审美 技术 后人类 战争机器 

内容提要:本文关注赛博朋克小说的崇高审美,以该文类中的代表性作品为文本分析的对象,对赛博朋克小说的崇高审美的多重特征和丰富内涵进行深入解析,结合哈拉维、维希留、德勒兹等思想家的理论资源,揭秘其审美范式与当代科技、文化、政治等议题之间的深层联系,展现赛博朋克小说崇高审美的社会批判性、能动潜能和艺术复杂性。 

图尼埃神话小说中的生态思维——以《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为例

王秀慧

关键词:法国生态批评 图尼埃 塞尔 神话 

内容提要:生态环境是图尼埃最重要的写作主题之一,小说中人物与自然的频繁互动使其作品成为生态批评的理想对象。其首部小说《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消解了笛福笔下鲁滨逊神话的人类中心主义幻觉,鲁滨逊拒绝回归西方文明世界,选择与荒岛合而为一,体现了法国哲学家米歇尔·塞尔提出的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自然契约精神;鲁滨逊在礼拜五的引领下,蜕变为与宇宙同化的自然元素,消解了以精神/物质二元论为前提的文化/自然二元对立传统,浸透着塞尔式的唯物主义生态哲学。生态写作不只是描述或解释自然,它亦是我们和自然之间互动的一部分,打破了我们与地球过于有限的关系。再现世界的过程,变成了不断重塑人与自然互动的过程。 



关键词:外国文学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