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图书推荐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21英语教师网 > 期刊推荐 > 期刊介绍 > 正文
《山东外语教学》2022年第1期摘要一览
作者:21ST    来源:山东外语教学    日期: 2022-03-08
高端访谈陈静→周领顺
译者行为研究新发展和新思维——周领顺教授访谈录

陈静1 周领顺2

(1.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科学部/扬州大学 文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2. 扬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摘要】鉴于自2019年和2021年两次“全国‘译者行为研究’高层论坛”以来的新发展,访谈者就思维创新访谈了周领顺教授。细化核心概念、提高应用效果和构建以社会为中心的译者行为研究外部理论体系是本次访谈的重点,这些都将为译者行为研究及其理论建设指明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译者行为研究;概念和应用;外部理论体系构建

语言学研究“话语与传播”专题

主持人按语:王立非

全球疫情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格局,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治理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世界了解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需要高质量的话语传播和语言治理,话语传播和语言治理研究的价值日益凸显。

从话语分析看,话语从文本分析向互文性(intertextuality)和互语性(interdiscursivity)扩展,更加关注话语所处的社会现实和历史环境,更加关注人类生存环境与国家意志对话语的巨大影响。话语分析沿着三条路径发展,一是以福柯(Foucault)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话语分析,该研究路径聚焦话语主体行为、表意实践和话语规约,成为揭示社会现实、权力和政治的一种工具。二是以梵·迪克(van Dijk)为代表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该研究路径强调“话语”“认知”与“社会”三个向度,并随着诺曼·费尔克劳夫(Fairclough)提出的话语本体、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维分析框架而不断完善。三是以沃戴克(Wodak)为代表的话语–历史分析,该研究路径关注权势、历史和意识形态,从知识结构和谋篇布局的角度探索话语生成的意图和各种话外因素,解读话语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从话语传播看,话语被定义为话语体系、话语能力和话语权组成的逻辑系统。话语体系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由立场、观点、方法、表达、传播五个内在相互联系的核心要素组成;话语能力是维护本国或自身利益所需的话语治理能力、话语动员能力、话语资源能力、话语沟通能力、话语技术能力。话语权分为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话语权利指对国内外事务具有知情权、表达权和参与权;话语权力指对制度、资源、规则、标准等拥有评论、定义、裁判的能力和程度。话语分层次和分领域传播,传播层次分为国际话语、国家话语、机构话语、个人话语;传播领域分为政治话语、经济话语、法律话语、文化话语、学术话语等。在国际传播中,话语的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应急功能、安全功能、治理功能等日益凸显。
从语言治理看,语言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题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语言事务、语言组织和语言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事务有效处理、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语言治理能力关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也包括跨境语言治理,是实现话语互通、人心相通和互联互通的关键,对传播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具有巨大作用和重要价值。
本期刊登两篇论文,第一篇研究跨境语言治理,从语言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高度构建跨境语言规划的框架及内容,探讨国家多语能力建设、国家认同、国家语言生态平衡和国家安全。第二篇论文研究企业投融资话语,从企业品牌自我叙事和市场形象他者叙事双维度构建显性和隐性叙事框架。两篇文章的理论构建和案例分析不是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复制、模仿和照搬,体现出强烈的“本土”问题意识,是当下大力倡导的“科研思政”的具体范例,值得提倡。


01
企业投融资话语叙事传播框架构建与分析

王立非 任杰

(北京语言大学 高级翻译学院, 北京 100083)

【摘要】本研究以企业中英文投融资话语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料库量化分析方法,从中提炼出投融资叙事传播的核心要素,构建企业投融资话语叙事传播框架。研究发现,以瑞幸咖啡为案例的投融资话语包含两个叙事维度:企业品牌自我叙事和市场形象他者叙事。其“无限场景”的传播策略,围绕“咖啡”这个核心故事,将自我叙事和他者叙事有机融合,从品牌认知、身份认同、意识形态、文化价值观等方面在显性和隐性层面影响投资方和消费者,以达到精准传播、快速融资和上市的目的。本研究得出的启示是:管理者或研究者应关注投融资话语的显性和隐性双重叙事、自我叙事与他者叙事,企业传播应将自我叙事与他者叙事相结合,构建跨文化叙事的“主体间性”。

【关键词】投融资话语;叙事传播;企业传播;商务话语

02
基于语言命运共同体建设的跨境语言规划:框架与意义

阎莉1 文旭2

(1. 北京中医药大学 人文学院, 北京 102488;

2. 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 重庆 400715)

【摘要】我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相当数量的跨境语言,它们与“非通用”外语多有交叉和融汇之处,但由于对其缺乏合理规划,跨境语言资源服务国家战略的作用尚未彰显。本文以语言生态观为指导,以中华民族语言命运共同体建设为着眼点,聚焦我国本土跨境语言的价值,从地位规划、本体规划、教育规划、服务规划等维度构拟跨境语言规划框架及内容。该规划在建设国家多语能力、构建我国国家认同、促进国家语言生态平衡、助力国家安全维护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言命运共同体;跨境语言;语言生态学;跨境语言规划

教学研究

01
英美诗歌教材建设研究

李正栓 张丹

(河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要】诗是诗人抒情言志的重要媒介,令人愉悦,给人智慧,启迪思维,教人审美,提高修养,提升伦理,塑造价值。自20世纪以来,我国的英美诗歌教材不断发展完善,教材种类丰富,体现了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不断提升诗歌教材可读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本文梳理了我国20世纪以来英美诗歌教材的建设概况,并分析了各时期教材的特点,最后提出对新时代诗歌教材建设的几点建议,旨在推动我国新时代英美诗歌教材的建设,实现诗歌育人的崇高目标。

【关键词】英美诗歌教材;建设;特点;建议

02
学习者学业浮力: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的新议题

刘宏刚

(东北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4)

【摘要】学业浮力是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在积极心理转向背景下的一个新的研究增长点,但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学业浮力研究能够有力推进二语习得个体差异研究,增强学习者自我调节能力,为提升学习者学习质量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从总体趋势、研究方法及主题特点三方面对2008—2020年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未来相关研究应当多关注积极心理学视角和生态学视角,借鉴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注意研究设计的均衡性。

【关键词】外语学习者学业浮力;二语习得;个体差异;跨学科研究

03
新时代中国大学法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刘洪东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新时代对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大学法语教学应在充分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目前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精准研判,明确大学法语教学的新使命和新定位,并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资源、评价测试、教师发展等多个方面开展综合改革与大胆创新,努力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法语;教学改革

文学研究“文学与文学教育研究”专题

主持人按语:王卓

从学术史、知识史、学科发展史的角度来看,文学与教育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均十分密切。而对于两者之间的关系,中西方形成了奇妙的唱和之声。我国古代,文章与礼乐并称,“文以载道”的命题是中国文化的基因性命题。在西方,诗史同源,文学想象与个人道德提升以及挥卫社会正义具有同构性是从古希腊一直到现代西方世界普遍认可的观点。在漫浸历史长河中,文学与教育不断碰撞、融通,逐渐形成了更为具象的“文学能够教育”以及“文学作为教育的途径”等观点和方法。文学具有教育功能最为生动地体现在儿童文学与教育成长小说以教诲和人的成长为情节发展主线的小说结构和文类特点上。在某种意义上说,儿童文学史和教育成长小说史也深刻地蕴含了儿童教育史和青少年教育史。然而,儿童文学与教育成长小说只是文学与教育碰撞后产生的结晶之一。文学中的教育元素、文学教育史、文学教育机制、文学教育功能、文学教育方法、文学发展与教育机制的同构关系、文学生产与教育变革的互动关系等均是文学与教育融通互动的产物。然而对于文学与教育之间的交叉融通问题,尤其是路径、范式等问题,学界选今为止并未有系统阐释。教育部日前下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指南》,特别提出在新时代,要“探索推进跨专业、跨学科门类交叉融合的有效路径”等问题。可以说新文科建设背景和要求,为重新思考文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文学教育研究的学理机制、体系和路径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正是基于此种背景,笔者提出了建立一个新的学科方向——“文学教育研究”的构想,并就这一学科方向的内涵和外延、建设路径、研究范式和创新意义等问题进行系统闻释。本专题推出的三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上述问题的全面呼应,其中既有针对文学与教育跨学科发展的理论建构,也有从教育维度对文学文本的细读。王卓在《新文科时代文学与教育学跨学科融通的学科意义、路径及发展构想》中提出,新文科建设为文学与教育学跨学科融通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挑战,并在此背景下提出具有特定内涵和外延的“文学教育研究"学科方向。该文对作为交丈学科的“文学教育研究”的内涵和外延、研究类别、路径和维度进行了闻释,并对文学教育跨学科研究未来发展提出了构想。李保杰《泛美政治经济视域下美国奇卡诺移民小说中的成长叙事》一文,分析了墨西哥奇少年被经济和族商政治所裹挟的成长,同时也通过对身份非法化的反规训书写,展现了文学在青少年成长中所发挥的教化作用。姜慧玲在《C. P. 斯诺教育成长小说中的科学人文主义》中,阐释了斯诺小说科学家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以及小说蕴含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

01
新文科时代文学与教育学跨学科融通的学科意义、路径及发展构想

王卓

(山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济南 250358)

【摘要】文学与教育学两个学科之间关系密切,因此两个学科之间的交叉似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古老话题。然而我们又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那就是对于两个学科交叉的可行性、交叉学科内涵和外延的界定以及交叉的路径等基础性问题缺乏严谨的、学理意义上分析、界定和阐释。新文科建设为文学与教育学跨学科融通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新的挑战。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文学教育跨学科研究创新理念、内涵和外延以及研究类别、路径和维度,并对文学教育跨学科研究未来发展提出构想。

【关键词】新文科;文学教育研究;跨学科;学科意义

02
泛美政治经济视域下美国奇卡诺移民小说中的成长故事

李保杰

(山东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 济南 250100)

【摘要】奇卡诺移民小说多在泛美地缘政治和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之下,聚焦移民经历,特别是青少年移民的成长。墨西哥移民为逃避战争、贫困和犯罪,受到美国国家形象的吸引穿越国界而成为没有身份的非法越境者,或者被阶级种族所困而成为“非法化的合法移民”。美墨边界及其政治表征的独特性使移民的合法化表现出不确定性,移民能否实现美国梦这一问题变得飘忽难定。这些移民小说在美洲地缘政治视域下映射了第一世界和第三世界悬殊的经济差异,描绘了墨西哥裔少年被经济和族裔政治所裹挟的成长经历;小说也通过对身份非法化的反规训书写,展现出文学在青少年成长中的教化力量。 

【关键词】奇卡诺文学;移民;成长小说;边界;经济

03
C. P. 斯诺教育成长小说中的科学人文主义

姜慧玲

(大连外国语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 辽宁 大连 116044)

【摘要】喧闹一时的“两种文化”之争使斯诺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一度被忽略。科学人文主义是20世纪20-30年代发轫并逐渐流行于英美学术界的思潮,主要倡导者有乔治·萨顿和朱利安·赫胥黎等,其主要观点是肯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着眼于人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抵制科技的负面影响等。本文通过阐释斯诺的小说《探索》和《新人》中科学家主人公的职业道德危机和伦理选择,聚焦斯诺小说中科学家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以及小说蕴含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斯诺既崇尚科学,认为科学家应执着追求科学理想;又兼顾人文精神,认为科学家出于对他人、国家和人类命运的关心应捍卫科技伦理。然而,小说中科学家的选择是折衷而妥协的,这也是斯诺的局限性之所在。

【关键词】C. P. 斯诺;教育成长小说;科学人文主义;“两种文化”;科技伦理

翻译研究“中国文学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专题

主持人按语:邵璐

“中国文学外译与国际传播研究”专题是继“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外国语文》2018年第1期)、“文学·翻译·理论纵横”(《翻译界》2018年第1期)、“人工智能与翻译研究”(《外国语文》2021年第1期)、“中国现当代文学英译研究”(《翻译季刊》2021年特刊,总第102期)之后的又一组围绕翻译学前沿话题展开的讨论。

本期专题共收录3篇文章,依次为魏家海、李洁所作《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文献计量分析(2011-2020)》、王雪明《中国科幻文学“走出去”热潮中的冷思考》以及张玲《翻译规范视角下的昆曲字幕英译研究》。三篇文章分别从中国文学外译研究热点、图景与对策、规范特征展开讨论,可为中国文学外译研究提供参考,助力中国文学有效走向世界。

魏家海、李洁的论文利用科学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分析了2011 至 2020年间国内有关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研究动态,通过构建中国文学“走出去”相关研究的学科知识图谱,可视化地呈现了关键研究领域与热点,为廊清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现状、前沿问题、研究趋势提供了有益参考。王雪明的论文将中国科幻文学置于世界科幻文学版图,通过统计和比较中国与其他非英语国家的科幻文学英译情况,描绘了中国科幻文学英译的真实图景,并从关注国际文学刊物、中外合作办刊、创办中资海外出版机构和扩大题材输出几个方面对中国科幻文学“走出去”提出了建议。张玲的论文从翻译规范视角,通过研究李林德、汪榕培、汪班三位译者的昆曲《牡丹亭》字幕英译,在考虑昆曲特点及其与影视剧差别的基础上,探讨了昆曲字幕英译多重元素交织中呈现的规范特征,为昆曲字幕英译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当前,在中国文学外译及传播领域,有许多话题值得探讨,例如,中国文学主要呈现何种译介传播模式和翻译策略?呈现出怎样的译介传播特征和规律?参与中国文学外译活动的译者有哪些?其译作中体现出了怎样的翻译风格?中国文学的域外接受情况如何?如何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学的译介传播,提升传播效果?

未来研究可从不同视角深入分析东学西传译介模式和策略,探寻代表性翻译家及其翻译风格,调查中国文学域外传播效果,分析中国文学译介传播历程、现状、机制、特征等问题,归纳总结中国文学译介传播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促进中国文学走出去、走进去的对策,从而更好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言献策。

01
基于CiteSpace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文献计量分析(2011—2020)

魏家海1 李洁1、2

(1. 华中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2. 黄冈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 湖北 黄冈 438000)

【摘要】中国文学走出去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话题之一,该领域研究涌现出诸多研究热点,对最新研究论文进行梳理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全面把握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前沿动态,还能对该研究领域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合理展望。本研究利用CiteSpace可视化科学文献计量分析软件,绘制国内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梳理研究热点演化历程并探测热点研究课题和前沿研究领域。研究发现该话题的期刊发文量总体呈较快增长态势;“译介”“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翻译策略”和“莫言”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的六个高频关键词;当前热点研究课题主要可分为翻译、翻译策略、传播与接受、中国当代文学译介、葛浩文、翻译出版和汉学研究七类。传播与接受、翻译出版和《三体》的翻译研究具有较强前沿性。

【关键词】中国文学走出去研究;翻译;CiteSpace;科学计量分析;可视化

02
中国科幻文学“走出去”热潮中的冷思考

王雪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英语学院, 北京 100029)

【摘要】中国当代科幻文学于2010年开始走出国门,并在短时间内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令中国科幻界为之振奋。为了客观地认识中国当代科幻文学国际化现状,避免可能出现的盲目自大心理,本文将中国科幻置于世界科幻文学版图,通过统计和比较我国与其他非英语国家科幻文学英译的情况,描绘中国科幻英译的真实图景,并从关注国际文学刊物、中外合作办刊、创办中资海外出版机构和扩大题材输出等方面对中国科幻文学“走出去”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科幻文学走出去;中国;非英语国家;比较研究

03
翻译规范视角下的昆曲字幕英译研究

张玲

(苏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6)

【摘要】字幕翻译对于昆曲走向世界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三个成功的昆曲《牡丹亭》字幕英译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昆曲特点的基础上,探讨昆曲字幕英译多重元素交织中呈现的规范特征。研究发现,李林德的译文在尽可能直译的基础上进行了删减、缩译和阐释;汪榕培的译文力求还原原著优美的语言,并且常通过意译显化逻辑;汪班的译文或对原文进行增补和扩充,或放弃原文的形式进行阐释。三个译文均以可接受性为初始规范,同时各有特色,体现出昆曲字幕英译的操作规范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关键词】翻译规范;昆曲字幕;英译;《牡丹亭》

书评
打造精品丛书  助推译学建设
——“中华译学馆·中华翻译研究文库”评介
冯全功

(浙江大学 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

【摘要】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推出的“中华翻研究文库”是一套较新的丛书,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学术影响。该文库的主要特征包括:1)注重学术思想,汇聚精品文章;2)梳理译介历史,烛照当下现实;3)关注社会发展,呼应国家战略;4)聚焦英语世界,兼顾其他语种。其中,该套丛书中有关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的系列成果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启迪价值。

【关键词】中华翻译研究文库;中华译学馆;中国文化“走出去”



关键词:外语教学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