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英语教师网 > 期刊推荐 > 期刊介绍 > 正文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一览 目录
专栏:语言类型学研究 (特约主持人:刘丹青) 【主持人语】(深圳大学 刘丹青教授)当代各大语言学派都以探求人类语言奥秘为目标,但人类语言的任何普遍规律都须经类型学的跨语言验证方可确认。外语界具有跨语言比较的天然优势,但早先类型学研究的学术活力并不显著。近年来情况正迅速改善,壁垒尚存的汉语、外语和民族语言三界学者最先在类型学领域紧密联手,形成了类型学的升温热浪,催生了众多成果。本期学报的“语言类型学研究”专栏便是又一个明证。冯国丽、于秀金的论文继续推进从主宾格和作通格类型并存的观点研究汉语系列特色句式,使这一学说得到了一次显著的系统化提升。由此也可体会,很多汉语特色的复杂现象并非偏离语言共性,而恰恰是因为多种常见类型在汉语中并存:VO-前置词和OV-后置词的并存,主宾格和作通格的并存。闫超的论文令人鼓舞,文章证明了新兴的语言库藏类型学及其显赫范畴理论能够很好地揭示不同语言不同层面的现象和特点,如该文比较的汉语和韩语的定中结构。文章用库藏类型学的系列标准测试出定中结构在韩语中是显赫范畴而在汉语中不是。这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汉语是一种动词更显赫的语言,而定中结构是名词短语内的成分,因此不够显赫。吴玉全的论文用语序类型学深究吉尔吉斯语的语序规则,证明即使是语序相对固定的SOV型语言,也有很多语序的细节值得深究,起作用的仍是普遍性的语序规则及其背后的各种功能因素。可以说本专栏有力地展示了类型学视角应用于具体语言研究的强大能量。 汉语格模式中的特殊论元结构和语义角色 冯国丽,于秀金 摘 要:论元的分布是汉语格的表征方式,本文从汉语的格模式入手,分析了汉语“被”字句、“把”字句、受事主语句、存现句等结构的论元分布。研究表明:1)“被”字句为汉语的主宾格结构,存现句、领主属宾句为汉语的通格结构,而“把”字句则为汉语中的施通格结构;2)汉语是一种话题突出语言,存现句、施事宾语句等结构中的“主语”为话题;3)汉语中的格和语义角色的互动关系是论元结构生成与允准的必要条件。经过验证,汉语的论元结构基本符合主宾格和施通格语义角色连续统。 关键词:论元结构;格模式;“被”字句;“把”字句;领主属宾句;语义角色 论朝鲜语和汉语小句定语结构的显赫度 闫 超 摘 要:本文立足于语言库藏类型学的显赫范畴理论,从句法、功能、心理3个层面论证了小句定语结构在朝汉语中的显赫度差异。句法层面,朝鲜语小句定语结构比汉语能产性更强;功能层面,朝鲜语小句定语结构相较汉语发生了更显著的功能扩张;心理层面,朝汉语因概念隐喻的实现关系和构成关系差异而呈现出小句定语结构的激活度差异。 关键词:语言库藏类型学;小句定语结构;朝鲜语;汉语;显赫范畴理论 语言类型学视角下语序生成的结构理据——以现代吉尔吉斯语为例 吴玉全 摘 要:语序背后的动因机制是当代语言类型学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现代吉尔吉斯语为例,在句法层面探讨了语序的结构动因。综合来看,核心后置和左分支方向限制了核心与从属成分的结构位置,是吉尔吉斯语语序配列的基本原则;动词居末是确立严式SOV语言的类型依据,它与核心后置共同制约着小句成分S、V、O的常规和变异分布;大块居前是对符号结构的物理解读,对一些语言成分的变异组合以及复杂修饰成分的前置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效力。 关键词:语言类型学;吉尔吉斯语;语序;结构理据 专栏:世界族裔文学研究 (特约主持人:谭惠娟) 【主持人语】(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谭惠娟教授)世界殖民史,以及由此萌发的后殖民理论,催生了世界(少数)族裔文学,其中,美国非裔文学一枝独秀,始终在时空转换中影响世界族裔文学的叙事主题、语言和技巧,也使边缘文学之间有了更多的内观体验。本刊“世界族裔文学研究”专栏组稿希望通过这个内观,找到一个通向文学之星辰大海的时空隧道。美国非裔作家约翰·埃德加·怀德曼诸多作品中的暴力书写和种族政治,与英国非裔作家卡里尔·菲利普斯《遥远的海岸》中由英美建构的新世界秩序中的“废弃生命”形成呼应;加拿大加勒比裔作家奥斯汀·克拉克的《锃亮的锄头》则以文学想象回应了美国非裔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地下铁道》中的“新奴隶叙事”;尽管美国越裔作家王洋的《地球上我们短暂的荣光》是对越南战争的文化记忆书写,但其文本中的“记忆存储”与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历史记忆与遗忘主题遥相呼应。这组稿子选用的基本上都是后现代作家作品,从中可见族裔文学不局限于对美国贩卖黑奴历史的谴责,而是更多地将批评触角延伸至殖民和战争时期的历史复原和文化记忆,从生计方式、生存环境、社会结构与精神文化信仰等整体视角考量战争和殖民带给族裔群体的种种创伤。同时,后现代的作家们并没有用现代人的逻辑思维去审视历史问题,而是强调回到历史事件本身的情境中。世界族裔文学研究的方兴未艾昭示着世界文学同时朝着按种族和肤色划分的大趋势转向,这拓宽了世界文学研究的时空与视野,使其朝着主流文学和边缘文学互通的方向平等发展,从而形成了从世界主流文学中探究边缘文学族裔性、从少数族裔文学中探究主流文学普遍性的双向文学研究路径。 约翰·怀德曼小说的暴力书写与种族政治 张 琼 摘 要:暴力一直是西方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齐泽克关于主观暴力和客观暴力的划分及论断对于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怀德曼的小说全景式地展示了美国20世纪60至90年代的非裔主观暴力,基于对暴力后果的思考和呈现表达了他的暴力观。在小说中,以审判失公和执法缺场为内核的司法客观暴力解构了“法律的内在道德”,导致了非裔主观暴力的产生和泛滥。同时,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景化揭示了系统暴力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怀德曼基于暴力书写展现了后民权运动时代国家机器凭借系统暴力对非裔实行压制的事实,揭示了系统暴力不断制造“赤裸生命”的本质,批判了美国种族政治的内在逻辑,借此呼吁公义法制伦理的建立和国家对生命的珍视。 关键词:约翰·怀德曼;暴力;种族政治;美国非裔 论《锃亮的锄头》对“黑色大西洋”的加勒比阐释 綦 亮 摘 要:吉尔罗伊的《黑色大西洋》虽然主张从跨民族视角考察黑人文学文化研究,但仍然表现出对美国和欧洲的偏向,忽略了加勒比等黑人文化跨大西洋交流的重要区域。加拿大加勒比移民作家奥斯汀·克拉克的《锃亮的锄头》是从加勒比视角审视“黑色大西洋”观念的重要作品。该作通过突出加勒比奴隶制历史的当下延续、加勒比在跨大西洋奴隶贸易中的关键位置,以及借助新奴隶叙事构建的加勒比中心视角,从奴隶制历史记忆和黑人他者身份反思等方面凸显“黑色大西洋”的加勒比维度。同时,作为一部加拿大文学作品,《锃亮的锄头》的种族题材也间接批判了加拿大的种族主义,表现出丰富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奥斯汀·克拉克;锃亮的锄头;黑色大西洋;加勒比文学;种族主义;奴隶制 美国越裔小说《地球上我们短暂的荣光》中的文化记忆书写 张英雪 摘 要:越南战争是塑造美国越裔族群文化记忆的主要事件。王洋的小说处女作《地球上我们短暂的荣光》延续了美国越裔文学战争记忆书写叙事传统,描述了越裔难民的文化创伤,展示了代际间记忆延续的方式。第1.5代越裔通过文化记忆的媒介功能回溯记忆,在与母国文化的认同中实现了与祖辈的和解。与此同时,书信体形式和延宕记忆叙事策略体现了借助记忆书写重访历史现场的创作理念。小说以王洋的亲身经历为叙事原型,通过回溯越南战争记忆,展示了后越南战争时代越裔难民的生存状态,为越裔文学的记忆书写提供了新的写作范式。 关键词:美国越裔小说;王洋;地球上我们短暂的荣光;文化记忆;记忆书写;记忆叙事 科尔森·怀特黑德《地下铁道》中的美国非裔旅行叙事 黄漪澜,林元富 摘 要:当代非裔作家科尔森·怀特黑德在其转向之作《地下铁道》中,以后现代写作手法重构了非裔旅行叙事,延续并革新了经典意象“轮船”与“孔洞”。在铭刻非裔被建构历史的“轮船”路线之外,主人公以驶回的个人叙事诘问了西方中心主义。在囚禁非裔被征召身体的“孔洞”之中,主人公通过反向的对抗性视觉发现白人也是奴隶。“轮船”与“孔洞”融合蜕变为“地下铁道”,成为了解救奴隶的工具,给予了非裔改变一切的机会,昭示了非裔群体的力量。 关键词:科尔森·怀特黑德;地下铁道;美国非裔;旅行叙事 《遥远的海岸》:卡里尔·菲利普斯的共通体想象 聂 萌 摘 要:在《遥远的海岸》中,卡里尔·菲利普斯经由多萝西和所罗门两个人物的并置以及更为广泛的全景式边缘人物描绘,集中表达了他对新型世界秩序生产的全球性“废弃生命”的关切。小说通过刻画人物之间既各自孤立又互相分享、彼此依存的关系,描绘了一幅共通、共在的生命图景,为全球现代化时代构想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排他性共同体的人类生活组织形式。与此同时,菲利普斯深刻捕捉到了当下世界对共通的迫切需求与其实现之不可持存性间的内在矛盾,于共通体的不可完成性中定位出了废弃生命漂泊状态的本质成因,以提请读者们给予这些不安的生命们持续、深切的关注。 关键词:卡里尔·菲利普斯;遥远的海岸;废弃生命;共同体;共通体 语言与语言学研究 汉语实现事件的概念化和词汇化实证研究 邓 宇 摘 要:本研究通过诱导实验法对现代汉语实现事件的语义概念化和词汇化模式做了考察。结果显示:1)汉语实现事件谓词以双极动结复合词为主,这些复合词具有[+施事]、[+工具]和[+状态变化]的语义特征,编码事件的[+行为]和[+结果],可见汉语比较注重事件发生的结果。2)受概念化方式驱动,汉语实现事件的词汇化模式偏重卫星框架语言,同时兼有动词框架语言的特征,二者差异显著,整体趋势为卫星框架型>动词框架型。 关键词:实现事件;概念化;词汇化;现代汉语 情绪词类型及性别的情感启动效应——基于AMP的研究 叶烜辰,赵翠莲 摘 要:采用情感错误归因范式(AMP)对情绪词类型及性别的情感启动效应进行三因素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情绪负载词条件下出现了情感启动效果,情绪标签词条件下出现了情感启动的反转效果,图片条件下没有出现启动效果,说明情绪词类型具有心理现实性。此外,女性的情感启动反应比男性更强,对消极刺激更敏感。 关键词:情感启动;情绪标签词;情绪负载词;性别差异;情感错误归因范式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高校俄语学习者语言意识研究 李文新,高凤兰 摘 要:通过分析语言意识研究文献,阐述语言意识的心理结构与外部形式,依据语言学相关理论,提出语言意识的研究单位——词块。基于自建的中国高校俄语学习者笔语语料库,运用AntConc生成词库、词簇表及主题词表,分析高校俄语学习者的词块运用情况,了解语言意识现状,使用SPSS 13.0对随机抽取的3所高校高分组作文中的常用词块在低分组作文中出现的频次和相应的作文成绩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发现两组学习者词块运用存在较大差异,词块运用和语言意识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根据研究结论提出教学建议,探索语言意识培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语言意识;词块;语料库;俄语学习者 外语教学研究 走神对中国英语学习者一语和二语阅读绩效的影响 李 恒 摘 要:文章利用探针式报告和逐句阅读范式,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一语和二语阅读过程中的走神现象及其对阅读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1)中国英语学习者母语阅读的走神率高于西方被试,这主要与东西方思维方式有关;2)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阅读的走神率低于母语阅读,说明前者的任务负载较高,注意力会优先分配给当前任务,导致分配到与任务无关思维的工作资源减少;3)与正常阅读相比,走神会降低一语和二语的阅读正确率以及减缓阅读速度,并且对二语阅读的消极影响更大。整个研究表明,执行资源在阅读任务和走神之间存在一种“此消彼长”的权衡分配关系,支持“注意解离假设”。 关键词:走神;阅读绩效;注意解离假设;执行控制;英语学习者 语义图示相关性与认知方式对外语语篇阅读的影响 周丽敏,梅明玉,冯素琴 摘 要:外语学习中,语篇阅读是学习者获取语言信息的主要方式。基于语义图示对母语学习影响的相关研究,本文在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中,探究语义图示相关性及不同认知方式对测试者外语语篇阅读成绩的影响。研究结果部分印证了已有研究,同时也发现相关性高的语义图示对场独立型测试者外语阅读成绩的影响也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语义图示;认知方式;语篇阅读;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中国三语初学者英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发展特征研究 李雪兰,张会平 摘 要:本研究基于动态使用视角,从句法复杂度指标和句型种类两个维度,考察中国三语初学者英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发展特征。研究发现:1)句法复杂度各指标发展趋势并不均衡:随着学习者年级的升高,单位产出长度和从属结构数量呈上升趋势,并列结构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复杂短语结构数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句法使用类型比较单一。在独立子句方面,简单句使用数量多于复合句;在从句使用方面,从句使用数量随着学习者年级升高呈增长趋势,其中状语从句和宾语从句使用数量较多。总之,中国三语初学者英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产出能力较弱,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总体呈上升趋势。基于发现,本研究对中国三语初学者英语句法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句法复杂度;句型种类;三语初学者;书面语;动态使用视角 中国英语高级学习者There-插入结构的接口习得研究 吴丽丽,吴明军,潘 娟 摘 要:本研究采用句子可接受性判断任务和自定步速阅读任务,从语言表征和加工效率维度,考察中国英语高级学习者There-插入结构的内外接口特征习得。个体数据结果表明:部分高级学习者对非宾格动词与非作格动词以及对定指效应的表征与母语者不存在差异,他们能习得该结构的接口知识。但阅读任务结果表明学习者加工效率与母语者存在差异,加工效率发展滞后于语言表征发展。 关键词:There-插入结构;定指效应;接口假说;语言表征;加工效率 翻译研究 “名—意—实”三元互动相生译名模式 庞秀成 摘 要:译名简化为语码置换活动,其根源在于将名实关系理解为能指和所指的静态二元关系。中国传统名实论以“意”为中介,据此建构“名—意—实”三元译名架构,阐明三元互动关系,明确名之“义”是“意”的概念化结果,消除语码转换模式的弊端。援引译名实例证明,译名是在目的语中反思和重建名实关系的活动,三元架构拓宽了译名活动的理论视野,对译名实践和批评有哲学上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译名;名—意—实;三元模式;名实关系 语言计量指标在翻译风格研究中的应用:以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为例 乐 明,余潇慧 摘 要:学界对于是否可以选取语言计量指标进行翻译风格研究尚存争议。本文以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为个案,针对该流派的特点,利用心理语言学软件LIWC提供的计量指标来对比瞿、王两个中译本的翻译风格。结果发现两个译本在心理词语维度的九项指标和语言应用维度的两项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刻画意识流小说原作人物形象的词语选用上各有侧重,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翻译风格。笔者据此提出,针对源文特点选取合适的计量指标,对其译本进行计量翻译风格研究的方法是可行的。 关键词:翻译风格;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LIWC;语言计量指标;计量研究 基于在线书评的《生死疲劳》英译本海外接受研究 李 洁,魏家海 摘 要:研究利用文本数据挖掘技术,爬取海外主流图书销售和评论平台亚马逊和好读网关于《生死疲劳》英译本的英语读者评论并构建小型文本数据库,对评论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并呈现读者星级评价、年度评论发表趋势和情感倾向;同时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正向和负向读者评价观点,客观呈现海外英语读者对该作品的真实接受情况。研究发现,无论是亚马逊还是好读网,读者对葛浩文英译的《生死疲劳》总体接受情况较好。正向评论认为故事有趣、叙事视角独特、充满魔幻现实主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负向评论主要集中在篇幅过长、叙事视角切换频繁、人物名字难记和暴力对待动物等。 关键词:情感分析;读者评论;莫言;生死疲劳;葛浩文;翻译接受 关键词:外语研究 |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