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英语教师网 > 语言文化 > 文化视野 > 正文 |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背后的故事 这个展览不一般,因为它收到了中意两国国家元首分别发来的贺信,因为它见证了中意两国文明互尊互鉴、互信互谅的共通理念,也因为它创新了跨国展览的合作方式。 友好交往:两国的传统与传承 正如习近平主席在给展览开幕式的贺信中所说,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国和意大利都是世界公认的历史古国,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中华文明历五千多年而绵延不绝,思想文化上的儒家学说,制度文明上的科举取士,工程建设上的万里长城、大运河……都是人类文明中的丰碑。意大利不仅孕育出了辉煌的古罗马文明,还是文艺复兴的摇篮,对西方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和意大利两个伟大文明之间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早在《后汉书·西域传》中就有关于罗马帝国的明确记载,称“其人民皆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罗马史书也称中国人身材高大、富有正义感、孝顺而长寿;公元781年竖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则详细记载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情况;《马可·波罗游记》关于中国的系统介绍更是极大激发了意大利人对这个东方文明古国的浓厚兴趣;利玛窦不仅帮助徐光启等人把欧洲的先进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而且把“四书”等儒学经典翻译成拉丁文,对启蒙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事实充分说明,两千多年的交流交往,使得两国文化跨越了千山万水,既彼此欣赏又相互影响,为中意两国培育出了互尊互鉴、互信互谅的共通理念,成为两国传统友谊长续永存、不断巩固的坚强保障。 记者注意到,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文博机构一直保持密切交往合作,近年来更是硕果累累。201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21家博物馆及国内17家博物馆合作,联合举办了“无问西东——从丝绸之路到文艺复兴”展览,以跨文化的视角和全新的理念,系统介绍了13至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之间悠久绵延的文化艺术交流故事,充分展示了多元文化融合共生、共同创造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2019年4月24日至6月30日,在习近平主席的亲切关怀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国博承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进一步彰显了中意两国政府联袂保护文物的坚定决心,充分反映了通过司法、外交等途径共同促成流失文物回归祖国的现实可能,成就了两国文化交流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 视频点交:跨国的创新与信任 记者从国博了解到,根据习近平主席和马塔雷拉总统关于互办中意文化和旅游年的重要决定,国博与意大利共和国文化部原拟于2020年共同举办一个反映两国文化渊源的交流展览,后因疫情而推迟。值此中意文化和旅游年重启之际,恰逢国博创建110周年,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意大利共和国文化部、罗马国家博物馆共同推出“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 作为中意文化和旅游年活动的旗舰项目,此次展览不仅仅是中意文博机构密切交往合作的又一硕果,更是中意双方克服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创新工作方式,在文化交流互鉴上不懈努力的重要成果。 记者了解到,本次展览是国博自疫情以后第一个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展览。由于疫情的阻隔,国博之前洽谈过的几个国际展览项目都终止了,“但我们与意大利文博界的友谊成就了两国联合抗疫的壮举,让我们虽然相隔千山万水,却惺惺相惜。”国家博物馆国际与艺术展览总监、展览中方策展人潘晴对此感触颇深。 她介绍,此次展览意大利方没有来博物馆人员护送文物与现场点交布展,而是把这份责任交给了国博的同行们。他们创新了跨国办展的合作方式,首次尝试视频点交——这一应对疫情的新工作方式。视频点交是由国博借助视频会议的平台与对方连线,双方工作人员通过镜头共同检查文物,并在意大利借展博物馆人员的指导下,把珍贵的文物摆放到展台上,并进行加固。潘晴说:“这一系列复杂的工作,全部通过线上沟通,充分表现了意大利文博界对我们专业水准的信任。” 由于意大利与中国有6小时时差,国博为了配合对方,整整8天,每天下午3点至半夜12点进行点交工作。此次点交工作由国博的策展团队配合文保院的修复人员完成。“我们把意大利文物的材质与我馆文保院修复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了匹配,效果卓著。”国博文保院的修复人员在点交中及时发现了文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一些破损和脱落,并积极找到了解决方案。 在工作中,中意双方的工作人员交流了业务,也沟通了感情。在布展的过程中,国博的支架专家还为文物量身定做了支架,确保文物展出安全。意方的博物馆人员看到了国博的支架都纷纷表示赞叹,并希望将支架随文物运回意大利。“我们也是非常高兴能够给意大利的同行们送去这些小小的心意。”潘晴笑着说。 文明共通:文化的交融与辉映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通过来自意大利全国26家国家级博物馆的308套、共503件珍贵文物,系统反映意大利半岛实现政治和文化统一的历史进程,展现意大利文化渊源的丰富多彩。它叙述了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1世纪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意大利半岛的罗马化进程,不仅展现了意大利起源的文化多样性,也彰显了奥古斯都统一意大利半岛后国泰民安、文化繁荣发展的盛况。 记者注意到,展览的文字部分均是用中、意、英三种语言呈现的,走进展厅即可感受到中国和意大利两个伟大文明在国博这座文化殿堂里相映生辉。据了解,这是国博首次在展览中以三种文字呈现展览内容,是国博在近年来充分发挥国家文化客厅作用,积极推动展览国际化、观众多元化的例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中展出有若干件考古发现和艺术巨作,此前从未在意大利境外展出过,有些甚至从未离开过所属博物馆。 展览分为11个主题单元。前4个单元从社会、语言和宗教的多元视角展现罗马统一前意大利文化的“马赛克现象”:精美丰富的随葬品,反映了不同族群、阶层、性别的墓葬习俗,也可一窥贵族的生活情境;不同铭文的石碑,让后人得以了解意大利文在向拉丁语系同化过程中的原始特征;众天神及英雄人物的雕像,在对比中呈现不同信仰的差别和特性。展览后6个单元按照时间线展现了古罗马共和国扩张期间,特别是在布匿战争(公元前264—公元前146年)到奥古斯都时代(公元前31年—公元14年)发生了重大历史变革后,成为一个地理、政治和文化的统一体的历程。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展品,观众可以了解当时意大利各地的生活方式、民间习俗和社会现实。展览最后一个单元是专门为中国观众组织的古罗马货币,这些货币见证了罗马历史的转折,多维度体现了货币生产、发展、流通等因素对文化发展的深刻影响。 由多种文化交流融合而形成的意大利文化,如同一小块一小块马赛克共同组成了色彩斑斓的图案,这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两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交流、民心共通还在继续、还在深化。 关键词:古罗马文明展 |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