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英语教师网 > 最新动态 > 高等教育 > 正文 |
首届“英语专业博雅系列教材”线上研讨会举办 2022年是“英语专业博雅系列教材丛书”发行出版10周年。10月1日上午,首届“英语专业博雅系列教材”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就“教材、教学、教改”展开了深入探讨。 参会嘉宾有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丁建新教授,中山大学出版社熊锡源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成坚教授,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广奎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李发根教授,广州交通大学<筹>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谭晖教授,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李会民教授,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林燕副教授,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吴红岩副教授,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乔世燕副教授,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杨维忠副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胡勇副教授,清华大学朱黎黎博士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唐子茜博士,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秦勇博士,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胡安奇博士,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刘悦怡博士以及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吴夏莉老师,会议由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蔡雨晨老师主持。
会议伊始,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丁建新教授致辞。他指出,博雅教育的本质是自由教育,每一位教师都应当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和担当,脚踏实地,把简单的工作做精,把育人为本铭记于心。 紧接着,中山大学出版社熊锡源博士详细介绍了英语专业博雅系列教材出版发行的背景和板块分类,并结合博雅理念对教材建设给出了建议,历经十年,丛书内容需要进一步更新完善,以此适应当代教育与时代发展的步伐,从而扩大影响力,增强竞争力,提升教材实用度。 接下来十几位专家学者就博雅系列教材的使用、教改心得等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成坚教授编写的《英国文学作品选读》入选了电子科技大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并在这部教材的基础上成功地申报了三门国家级通识课程。她谈到她编写这一教材的原则是经典与当代兼顾,作品与文学史兼顾,通识与专业兼顾,契合了博雅教材的定位,强调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同样适用于理工科背景、非外语专业的学生,有助于通识课程的建设。在新时代教学背景下,李成坚教授也作出了反思:对教材的覆盖面和使用效度缺乏信息追踪,并倡议课程教材的编写建设要与当下信息化手段相结合,探索新的混合式教学途径,同时积极响应2022年度教育部“新汉学”计划,面向海外学生开设人文课程,传播中国文化,加强外语学科(教育)的供给能力建设。 清华大学博士后朱黎黎建议博雅系列教材可以建设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建设配套教学、导学、导练等电子资料共享资源,服务和方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以应对新媒体时代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变,推动教材的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唐子茜博士在会前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了学生对教材时效性、难度、习题数量是否足够以及语音理论知识占比等问题的看法,会上通过对比陈辉教授编写的博雅系列中的《英语语音》和王桂珍教授编写的《英语语音语调教程》两本教材,建议教材《英语语音》中语音理论知识部分可附上中文翻译,全面考虑学生的基础差异,并且希望能够提供语音资料下载网址,丰富语音练习题题型,提升难度,增添与时俱进的趣味性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张广奎教授就编写的《西方文论》与《英美诗歌》提到,教材的出版要赶得上新媒体的发展,要和当代读者的新媒体阅读习惯“配套”。因此,他认为,新的出版物有必要与时俱进,再版或修订版经典教材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应考虑新媒体技术的融入。 《英汉翻译教程(全2册)》的主编李发根教授首先对这两本教材表达了充分肯定,《英汉翻译教程(全2册)》遵循了博雅教学的理念,突出了启发性、人文性、广泛性、实践性和时代性五大特点。同时也建议这两本教材应融合当下课程思政、红色基因等有代表性的例证材料,丰富教材内容。 韶关学院外国语学院吴红岩教授回顾了《语言学》一书的编写宗旨:以乔姆斯基关于语言研究的五大问题为纲,反映了语言研究的最新进展。编者以"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教师"为宗旨,试图担负起学生们“学术启航”的重任,真正让学生体会“做语言学”的乐趣。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乔世燕副院长说,“博雅教材的理念很打动我,让我看到了人才培养的不同角度。应用型教育在博雅,也是我们理工科院校的学生所缺少的。博雅系列教材的前言最后一段话特别打动我,让学生知道生而为人是有他内在的生活意义,让他们去求知,去阅读,去创造,去理解世界,去适应社会,去爱,去互相尊重,去审美,去找精神的家园”。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秦勇博士在谈到主编的《报刊选读》时指出其不同于其他教材的特点,一是取材和语言十分鲜活,多数内容来自最新发布的新闻报刊,具有时效性和多样性。第二是题材全面化,力求涵盖自由七艺,以求对学生进行广范围和深层次的文化渗透。对于英语教材的编写,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他提出两点建议:第一,教材的内容应当突破“课本”的概念,海纳多模态的教学“材料”,并且发挥真实语料库的作用;第二,教材的编写应当进一步突破以结构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教学理念,强调语言功能的真实使用和社会文化交际,回归培养“博雅之士”的初衷。 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胡勇副教授认为博雅教材的理念顺应新时代和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英汉翻译》教材的编写应以立德树人为原则,结合时代特征,凸显翻译的实用性、时代性和创新性,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采用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这种阶梯式的教学设置优化教材,同时在教学中大力落实课程思政。 肇庆学院外国语学院杨维忠副教授结合商务英语这一新兴专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介绍了《商务英语阅读教程》编写的背景、目的、使用情况及未来设想,他认为,商务英语专业教材的编写需要考虑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在英语基础课中融入跨学科知识,实现英语与商务的有机融合,才能在课程设置中凸显专业特色。此外,由于编写理念的前沿性以及大幅度的跨学科性,正确引导学生全面而深刻地认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具体设置及内涵意义尤为重要,同时在授课老师的选拔上颖优先考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多学科复合型人才。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胡安奇博士认为,外语教材的编写需要平衡外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博雅阅读系列教材广泛取材,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和文学均有涉猎,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旨在培养学生广阔的人文视野和厚实的社会知识,做到言之有物,辩驳有理,博、雅兼备。 广州交通大学<筹>谭晖教授回顾了《文化研究》团队对“前沿、准确、简洁、图文并茂”编写初衷的呈现,而正是基于前沿性,教材修订时需考虑补充最新动态,从而及时扩展对经典关注的视野。同时,编者可以依托教材建设精品课程,提供参考课件以及视频、习题等资源库,从而给选用教材的师生更好的使用体验。 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刘悦怡博士从教材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将博雅系列教材中的《跨文化交际:经典阅读》与《跨文化交际教程》作了对比,指出《跨文化交际教程》未能作为主体教材的原因,该教材主要以编者的亲身经历讨论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群在交际过程中存在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缺乏系统学科理论,内容更适合作为案例分享。《跨文化交际:经典阅读》则是从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等不同学科出发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的探讨,与实际教学相契合,符合教学规律。 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吴夏莉老师就主编的《英语短篇小说》谈了教材的使用情况,也指出了书籍销量存在的问题。由于书籍在校内流通,每一届学生都会开设本门课程,必然出现书本重复使用的现象,进而导致销量的不乐观,后续在营销和推广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升级。 会议的最后,各位专家学者就英语专业博雅系列教材的现状与修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每个人的发言都来自教学第一线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同时融汇的十余年教改的远景与理想。至此,首届“英语专业博雅系列教材”线上研讨会圆满落幕。 关键词:英语 |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