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英语教师网 > 期刊推荐 > 期刊介绍 > 正文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目录一览 共刊文19篇
专栏:形式句法研究(特约主持人:韩景泉) 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非宾格词素与取得类双宾句的结构属性 ∣ 马志刚,庾小美(1) 英语DP语段属性及其内部Wh-成分移位分析 ∣ 安丰存,李柏年(9) 领主属宾句的生成机制新探 ∣ 田启林(18) 事件之 “量” 与状态之 “量” ∣ 王 晨(27) 专栏: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特约主持人:刘英) 谁的巴勒斯坦:《不速之客》的空间与记忆书写 ∣ 敬南菲(36) 空间理论视域中的城乡疏离与身份差异——《我弥留之际》的主题解读 ∣ 贺爱军,胡伶俐(45) 从空间理论视角解读《证言》中权力政治的三重空间 ∣ 唐建南,蔡沙沙(53) 空间流动视域下《远大前程》中皮普的服饰装扮与身份认同 ∣ 吴东京(59) 外语教学研究 中美英三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对比研究 ∣ 安 琪,张晓鹏(68) 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写作学习的矛盾与张力研究 ∣ 李东莹,张 莲(77) 结构典型性对母语及二语运动事件产出中句法协同的影响 ∣ 蔡 宁,王 敏(85) 高校师生移动式外语教与学行为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 席 静,王建华,张海珠(94) 翻译研究 论《黑奴吁天录》中林纾译诗的重写策略 ∣ 张 旭,苏玉鑫(103) 20世纪法美华人学者群体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以《红楼梦》为例 ∣ 张丹丹(112) 石声汉的农学典籍译介模式及其启示 ∣ 张保国,周 鹤(119) 外国文学研究 从诺奖作家古尔纳的《砾石之心》看非洲流散群体的精神突围 ∣ 朱振武,程雅乐 (128) 对《万叶集》宫廷长歌的诗学维度与历史维度的考察 ∣ 臧运发,马兰英(138) 论《高加索俘虏》战争书写中的现实寓言 ∣ 李宝玲(146) 东北沦陷时期朝鲜移民文学与东北作家群文学生成比较研究 ∣ 邱 峰,权赫律(153)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2年第5期摘要 专栏:形式句法研究(特约主持人:韩景泉) 【主持人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韩景泉教授)以乔姆斯基(A.N.Chomsky)为代表的形式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言是一个设计最优化和运算最有效的系统。为了体现句法运算的经济性和有效性,生成句法学研究主张句法结构以语段(phase)为单位自下而上进行构建。公认的语段单位包括以标句词(C)为中心语的最大投射CP和以及物性轻动词(v)为中心语的投射vP。当一个语段建成后,语段中心语的补足语成分便分别移交给语音和语义两个接口部门,获得相应的语音和语义解释,而且因此不能再参与后续的句法操作。基于语段理论(Phase Theory)的句法推导遵循语段不可渗透条件(PIC),意指语段中心语的域内句法成分(即补足语)不能参与语段之外的句法操作;能参与进一步操作的只有语段中心语及其边缘位置的句法成分。句法操作涉及探针(P)与局域性(local)目标(G)之间的一致关系(agreement)。由于P和G带有无解的形式语法特征,无解特征在语义部门不能得到完全解释,因此必须在句法推导中将其删除。P与G通过一致关系可使相关无解特征取得特征赋值并完成特征删除。生成句法学注重句法推导机制研究,力求推导过程和步骤清晰明了。基于语段理论的句法推导机制不仅可操作性良好,而且解释力强大。目前,该理论还处于发展之中,需要通过包括汉语在内的跨语言研究进行检验和完善。本期推出的 “形式句法研究” 专栏刊发的4篇论文向读者展示了我国学者分别在汉语取得类双宾语结构、英语DP结构、汉语领主属宾结构以及汉语谓词量化结构句法推导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颇具新意和启迪,有助于推动我国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非宾格词素与取得类双宾句的结构属性 马志刚,庾小美 摘 要:基于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的理论假设,本文认为汉语取得类双宾句中的两个宾语名词实际上形成动词性投射,其中心语为或显或隐的非宾格词素;二者间的领属义可归因于层级性的非对称成分统制关系(VP内)。据此,取得类双宾句中的名词组合 “他四个杯子” 和领属短语 “他的四个杯子” 中的领属义有两种来源:动词性结构赋义和名词性词素表义,而汉语之所以能形成取得类双宾句由其构词的类型学特征决定,进而兑现结构同而词项异的最简理念。 关键词:局域非对称成分统制;非宾格词素;取得类双宾句 英语DP语段属性及其内部Wh-成分移位分析 安丰存,李柏年 摘 要:生成语法中,名词性短语DP被视作语岛限制条件,限制其内部成分的移位。观察发现,英语DP内部wh-成分可以发生不同方式的移位,具体表现为能够进行wh-移位即可进行附带移位,进而能够发生DP整体移位。进一步分析发现,DP自身并不能够构成语岛限制条件,其移位方式受DP内部结构、句法位置及限定性特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关键词:生成语法;DP-语岛;wh-移位;语段 领主属宾句的生成机制新探 田启林 摘 要:本研究在加标理论框架下分析了领主属宾句的生成机制。研究认为,领有名词会先和被领有名词合并,合并所生成的结构没有标记。出于加标的需求,领有名词向上移到Spec-TP的位置。C会把[Topic]特征传递给T,T跟领有名词的[Topic]特征一致能帮助TP实现加标。这一构想能解决没有屈折变化的语言中TP的加标问题,同时还能揭示领主属宾句跟整体-部分话题结构、汉语主语的有定倾向等现象之间的渊源。 关键词:领主属宾句;领有名词;加标理论;整体-部分话题结构 事件之 “量” 与状态之 “量” 王 晨 摘 要:“量” 是一种表有界性的基础概念,本文认为,汉语中谓词域的量化标记功能由词尾 “了” 承担,这意味着词尾 “了” 可以用于完整体终结性事件和没有外时体投射的事件或状态中。在终结性事件中,“了” 标记事件的边界;在没有边界的状态中,“了” 标记的则是状态自身程度的边界。这一分析必须借助外框架理论的设想才能实现,说明词项本身并不能完全决定最终解读,句法结构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句法;事件结构;状态谓词;程度短语;量化标记 专栏:文学空间书写研究(特约主持人:刘英) 【主持人语】(南开大学 刘英教授)20世纪80年代末,人文和社会科学出现的“空间转向”,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也使空间和地理成为文学和文化研究的重要话题。在此背景下发展而来的文学空间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检视文学作品中的空间表征:1)文本中的隐喻性空间;2)文本中的乡镇空间、城市空间、国家空间和跨国空间等不同地理尺度的空间;3)社会空间对文学形式的形塑;4)文学地图学。由此,文学空间研究与建筑学、地理学、城市研究、社会理论等多种学科展开互动和对话。本期学报推出的 “文学空间研究” 专栏反映了中国学者在文学空间研究方面的最新思考和探索:敬南菲一文揭示了美国犹太作家乔纳森·佩普尼克的短篇小说《不速之客》中灾难创伤记忆作为心理地理中介塑造空间感知与地方依恋的强大驱力;贺爱军、胡伶俐一文探究了美国经典作家福克纳小说《我弥留之际》中乡村和城镇两种社会空间的对峙与冲突;唐建南、蔡沙沙一文探讨了加拿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证言》中女性在禁闭空间被规训、在异质空间寻求反抗、在第三空间重构身份的轨迹;吴东京一文考察了英国作家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空间流动与阶级流动之间、服饰装扮与身份建构之间的密切关联。以上4篇论文通过检视英语国家经典作家文学文本中的空间表征,探讨物质空间和隐喻空间的交融,揭示表征和权力的纠缠,展示空间与记忆的联动,释放经典作品的新义,挖掘新创作品的空间意蕴,彰显了文学空间研究作为跨学科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未来的文学空间研究可拓展到文本之外的空间研究,本刊将持续关注该领域动向并推出更多前沿成果。 谁的巴勒斯坦:《不速之客》的空间与记忆书写 敬南菲 摘 要:巴勒斯坦空间在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的记忆框架里,承载着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与身份认同。《不速之客》中阿拉伯人 “纳克巴”(Nakba)灾难创伤记忆和暴力回归家园,与犹太人 “应许之地” 文化记忆统摄下大屠杀后返乡复国的神话尖锐对立,反映了记忆作为心理地理中介变量塑造空间感知与地方依恋的强大驱力。小说对集体记忆建构性的披露、对个人暗恐与官方宏大记忆叙事之间张力的呈现,又暗示斗争双方反思集体记忆、容纳他者记忆、超越复仇循环的可能。 关键词:乔纳森·佩普尼克;不速之客;巴勒斯坦;纳克巴;大屠杀;空间记忆;暗恐 空间理论视域中的城乡疏离与身份差异——《我弥留之际》的主题解读 贺爱军,胡伶俐 摘 要:福克纳的小说《我弥留之际》以美国南方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动荡为背景,探究了乡村和城镇两种社会空间的对峙与冲突。在美国现代化进程中,生活于城镇的强势阶层通过“空间表征”将乡村认定为地理上的隔都空间和经济上的下层空间,凸显二者之间的地域差别。空间在身份建构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空间分配的不平等投射到居民身上,造成了城镇居民的身份优越感和乡村居民的心理自卑感。小说主人公本德仑一家前往杰弗生镇的 “空间实践” 既是突破城乡物理界限的一次尝试,也是寻求全新生存空间的一次博弈。行动的失败昭示了社会空间的稳固性。杰弗生镇实际上是城镇居民话语权力浇筑而成的 “表征空间”,镇上居民对本德仑一家的规训喻示了权力博弈。由空间隔离造成的城乡隔阂与身份差异构成了福克纳作品的典型主题,彰显了作者对社会问题和人类生存状况的密切关注。 关键词:福克纳;我弥留之际;城乡疏离;身份差异;空间理论 从空间理论视角解读《证言》中权力政治的三重空间 唐建南,蔡沙沙 摘 要:从空间理论视角探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小说《证言》,可以揭示女性在三重空间中被规训—反叛—重构身份的轨迹:在禁闭空间,女性主体意识遭到极权统治者的啮噬;在异质空间,反叛女性通过私密书房和秘密芯片颠覆极权统治;在第三空间,女性享有重构主体身份的自由权利。对空间权力政治机制的分析表明,《证言》是不折不扣的空间政治学叙事典范。 关键词: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证言;空间理论;权力政治;女性权利;身份建构 空间流动视域下《远大前程》中皮普的服饰装扮与身份认同 吴东京 摘 要:狄更斯的小说《远大前程》讲述了主人公皮普在空间流动中通过服饰装扮建构新身份的故事。在这些空间的流动中,皮普经历了在乡村完整的身份认知、在镇上郝薇香小姐的府邸产生身份焦虑、奔赴伦敦建构新身份归于失败、重返乡村完成身份的复归与认同的过程。小说生动地展现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下层阶层在空间流动中进行身份建构与认同的困境。狄更斯巧妙地以服饰作为独特视角,对所属时期英国社会以貌取人的浮华风气进行了批判,对空间流动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复杂互动进行了深入思考。 关键词:狄更斯;远大前程;流动性空间;身份认同;服饰装扮 中美英三国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对比研究 安 琪,张晓鹏 摘 要:本研究基于社会教育模型,考察了中美英三国大学生文化生活融入、对文化的兴趣、对目的语本族语者的态度、语言学习兴趣及个人发展5种外语学习动机的异同结果显示:中美英大学生在文化生活融入、对目的语本族语者的态度、语言学习兴趣及个人发展维度差异显著,对文化的兴趣差异不显著。差异成因与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语言政策等文化生态环境差异密切相关。本研究对不同社会文化环境和母语背景下的外语学习动机模型修正具有建设性意义。 关键词:中美英;大学生;外语学习动机;社会教育模型 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写作学习的矛盾与张力研究 李东莹,张 莲 摘 要: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对3名英语专业本科生一学期的学术写作学习进行跟踪研究。结果发现:1)学术写作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学习者在真实学科话语实践中不断克服、化解 矛盾的拓展性学习过程;2)个体拓展性学习成效是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特质共同调节的结果;3)学习者的语言水平、学习经历、语言意识和认知策略等因素能调节其对教学中介和环境资源的感知与利用。研究丰富了活动理论拓展性学习方式的内涵,并为相关写作课程和教学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学术写作;活动理论;拓展性学习;英语专业;本科生 结构典型性对母语及二语运动事件产出中句法协同的影响 蔡 宁,王 敏 摘 要:研究采用口头视频描述任务,通过3个结构启动实验,考察结构典型性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运动事件产出中句法协同的影响。结果显示,结构典型性显著影响母语语内以及母语到二语的结构启动,而二语语内启动则不受结构典型性影响。此发现表明,母语和二语的预期与适应行为受语言长、短期经验的影响方式不同,二语接触有助于学习者逐渐摆脱母语长期经验的影响。 关键词:结构典型性;母语;运动事件;句法协同;语言经验;二语适应;结构启动实验 高校师生移动式外语教与学行为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席 静,王建华,张海珠 摘 要:本研究通过结构模型路径分析探讨了影响高校师生移动式外语教与学的行为和接受度各因素特点和运行轨迹。研究表明,在移动技术辅助外语学习环境下,技术接受模型呈现出与其他信息技术不同的路径模式。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显著,外部变 量通过核心变量的中介作用对行为产生积极影响;学生的使用意愿与实际行为之间有显著鸿沟,社群影响对学生作用更为显著;感知易用性和个人创新性对教师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移动式教学;移动式学习;技术接受模型;外语教学;高校师生;移动技术 论《黑奴吁天录》中林纾译诗的重写策略 张 旭,苏玉鑫 摘 要:现代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对原文的一种重写。所有的翻译,无论其目的何在,都会反映某种意识形态和诗学观,进而以某种方式操纵特定社会的文学。诗歌翻译也是如此吗?文章运用现代翻译理论,探究《黑奴吁天录》中的诗歌翻译选段,主要考察林纾在诗歌翻译中如何再现和诠释原作,重点体察其遵循的翻译规范和采取的翻译策略,探讨其译作在接受文化圈内的文化内涵及其诗学效应,最后提出反思意见。 关键词:林纾;黑奴吁天录;诗歌翻译;诗学观;意识形态;重写策略 20世纪法美华人学者群体的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以《红楼梦》为例 张丹丹 摘 要:20世纪以来,海外华人学者群体立足中国传统并以西释中,推动了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国际传播。本文以20世纪旅法和旅美华人学者为着眼点,聚焦十余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系统梳理该群体在海外的《红楼梦》翻译、编纂和研究,总结他们对《红楼梦》译介、研究以及对海外红学兴起、发展和壮大的贡献,以期从海外华人学者群体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学译介与研究的方式、途径、历史贡献,以及对中国文学外译的借鉴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华人学者;红楼梦;中国文学;译介;红学 石声汉的农学典籍译介模式及其启示 张保国,周 鹤 摘 要:石声汉是系统今释并译介中国农学典籍的第一人,为中国古农学研究和传统农业科技文化 “走出去” 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农学典籍翻译包含语内翻译和语际翻译两个维度。语内翻译以 “校-注-释” 为体例,充分尊重 “原作-读者”;语际翻译属自译,运用薄译、译述结合、强制显化、语用显化等策略并调整编排和叙事逻辑,求真似、译精义、不多计工拙。其农学典籍译介模式集 “释-著-译” 三位一体,以 “研而著” 为基石,以服务读者为主要指导思想,对科技典籍翻译的底本选择、翻译策略和译才培养具有一定启示价值。 关键词:石声汉;农学典籍;齐民要术;译介模式;科技典籍;语内翻译 从诺奖作家古尔纳的《砾石之心》看非洲流散群体的精神突围 朱振武,程雅乐 摘 要:非洲诺奖作家古尔纳的《砾石之心》,将背景置于桑给巴尔政变的历史框架,生动演绎了小人物在遭受殖民创伤而陷入心灵静默后,寻求心灵治愈并最终实现精神突围的曲折过程。作家重视文本间的互动关系,在赋予 “砾石之心” 深刻时代蕴含的同时,直指非洲社会弊病。追踪小说中不同人物的心灵旅程,破解人物的内心防御机制、纾困努力和出路探求,对揭示流散文学的多重意蕴和审美旨趣,透视非洲流散文学的总体现象,把握非洲文学发展的内在脉络和走向,以及思考世界文学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古尔纳;砾石之心;殖民创伤;心灵静默;精神突围;非洲流散文学 对《万叶集》宫廷长歌的诗学维度与历史维度的考察 臧运发,马兰英 摘 要:文学作品是以作家的审美情感为心理中介对现实社会和人生所做的评价性反映,其审美属性具有显著的价值内涵。同时,文学既按自身发展规律 “自转”,又在政治经济社会的大系统中 “公转”。同样,《万叶集》宫廷长歌的发展,既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又受到时代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对《万叶集》宫廷长歌进行 “诗学的” “史学的” 综合考察,既可以展现各时代和歌作品的审美特征,又体现了和歌作品中隐含的时代价值观念,反映出和歌自律发展与时代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影响关系。 关键词:宫廷长歌;万叶集;和歌;诗学维度;历史维度;自然审美;皇亲政治 论《高加索俘虏》战争书写中的现实寓言 李宝玲 摘 要:俄罗斯当代作家马卡宁在其中篇小说《高加索俘虏》中,以解构、隐喻等手法对高加索战局和社会现实做出了敏锐的观察与哲学反思,使得这部作品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寓言色彩。小说通过营造荒诞而奇特的战争困局,展示人物的存在状态,揭示战争无视生命、湮灭情感、摧残人性的残酷本质,以此隐喻社会集体异化、个性缺失的现实状态;借助对普通士兵活动细节的描写,挖掘人物精神困境的深层原因,探索实现救赎的可能出路。 关键词:马卡宁;高加索俘虏;战争小说;寓言;救赎 东北沦陷时期朝鲜移民文学与东北作家群文学生成比较研究 邱 峰,权赫律 摘 要:1930年代是中国东北朝鲜移民文坛和东北作家群逐渐形成的时期,两个文学群体在 “跨地域的移居体验” “文学传统的传承” 和 “舶来文化的接受” 上存在相似性,二者都是在经过生成的阵痛之后降生为移居者的民族文学。二者相似的时代背景和作家相似的跨地域移居经历产生了相似的文学,在相似性中,又因两国各自民族的文学传统和跨地域移居后处境的不同而产生了文学群体文学生成的不同。 关键词:东北沦陷时期;朝鲜移民文学;东北作家群;文学生成 关键词:外语研究 |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