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图书推荐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21英语教师网 > 期刊推荐 > 期刊论文 > 正文
《英语文学研究(第八辑)》目录及摘要一览
作者:21ST    来源:北外学术期刊官网    日期: 2022-11-08
本期目录


本期摘要

文学理论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中介理论与主体性问题
周小仪

内容提要:中介是连接文本和现实、形式和历史以及个体和整体的重要概念,也是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阐述和评价了詹姆逊中介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在文学批评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蒙太奇、认知图绘和消隐中介等概念。本文认为,中介概念与主体性问题密切相关。在引进齐泽克能动主体理论之后,我们对中介问题又有了新的理解。
关键词: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中介;蒙太奇;认知图绘;主体性

新版“理论终结”:大数据方法的应用与后理论时代的来临
陈后亮

内容提要: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手段既给理论研究带来挑战,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批判性地应对这种新技术条件,使它与传统理论方法互相补充且更好地服务于人文研究的最终目的,这是人文学者需要回答的问题。大数据文学研究将帮助人们摆脱意识形态纷争,转向更客观、更科学的文学知识生产。它不仅将提高研究者的研究效率和拓展其工作范围,也意味着将质疑过去几十年来被一直坚持的一些根深蒂固的假设。虽然文学研究吸纳大数据方法有一些明显好处,但也可能会给这一学科的某些根本方面带来损害,特别是它过去多年来一直赖以存身的文本细读方法和意识形态批判功能。
关键词:数字人文;大数据;后理论;理论终结

英国文学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博物学及其汉语翻译

北 塔

内容提要:莎士比亚生活于英国历史上博物学勃兴的时代。他的趣味和文风受到时风的扇染,具有相当丰富驳杂的博物学元素。关于莎士比亚与博物学之关系,在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已有了多部专著,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研究在中国百年莎士比亚研究史上,几乎付诸阙如,这严重影响了中国人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读解。我们的早期翻译窄化了莎翁的博物学知识视野,矮化了他的博物学水平,甚至遮蔽了他的博物学兴趣。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中国译者必须在博物学上下功夫,以最大可能恢复莎翁的博物学面貌。
关键词:博物学;莎士比亚戏剧;汉语翻译;植物

革命与颓废:从“创造社”看“马洛团体”的浪漫主义复杂面相
张旭春

内容提要: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一个值得深究、常被问起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浪漫主义的文学革命和乌托邦政治总是与审美颓废主义相联系?这个问题不仅从西方研究文献中能够找到答案,而且在中国现代文学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团体之一“创造社”的思想中也能够找到答案。以郭沫若等为代表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向以及以王独清为代表的“从浪漫到颓废”的转向,与西方现代性研究专家卡林内斯库对浪漫主义的发展路线的定位基本一致。在这个框架内,由英国第二代浪漫派诗人构成的“马洛团体”所体现出的浪漫激情、革命冲动以及耽于肉欲的颓废主义等复杂面相可以得到充分的解释。
关键词:浪漫主义;政治革命;颓废主义;马洛团体;创造社

华兹华斯的1802年:纽伦《生命的溪流》演绎的爱情、亲情与友情
王冬菊

内容提要:英国浪漫派学者露西·纽伦2019年的诗集《生命的溪流》,以威廉·华兹华斯擅长的十四行诗形式,讲述诗人在1802年与玛丽·哈金森的婚姻,及其对他之前的订婚女友、家人和朋友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故事开始,诗人前往法国去结束与安奈特·瓦隆的订婚关系,但是接下来的婚姻对华兹华斯的弟弟、妹妹和朋友柯尔律治都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冲击,改变了各自的人生轨迹。多萝茜需要重新调整与兄长的关系,以适应家里新增的一位女性;约翰必须立即终止对即将成为嫂子的玛丽好感和追求;柯尔律治对即将成为华兹华斯弟妹的萨拉的追求受到后者的反对,加上他自己事业和情感都不顺利,正式与华氏决裂。可以说1802年对于华兹华斯来说是多事之秋,也是一个转折点。
关键词:《生命的溪流》;华兹华斯;传记;心理冲击

爱情还是私欲:济慈《拉米娅》中人物的道德缺陷
卢 炜

内容提要:济慈长诗《拉米娅》中的五个主要人物,拉米娅、阿波罗尼斯、里修斯、赫尔墨斯和林中仙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道德缺陷,并且这些道德问题的起因似乎都是人性的私欲。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并结合西方当代济慈研究的成果,指出济慈希望通过这种描写向读者揭示人性的私欲与社会道德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关键词:《拉米娅》;道德;缺陷;私欲

苏格兰文学
苏格兰文艺复兴与中国古典诗词的苏格兰语翻译

约翰·科贝特 李 丽

内容提要:苏格兰文学现代主义的发生与发展与中国古典诗歌的苏格兰语翻译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理雅各是最早将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成苏格兰语的译者之一。他的格律版本的《诗经》(1876)翻译中收录了三首用苏格兰民谣翻译的作品。然而,艾兹拉·庞德对理雅各所翻译的中国古典诗歌并不欣赏。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对英国的现代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格兰文艺复兴时期现代主义的主要人物之一道格拉斯·杨也尝试翻译了中国古典诗歌,而另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物西德尼·古瑟·史密斯在两首关于爱丁堡的苏格兰诗歌中提到了李白。布莱恩·霍布恩则是当代最引人注目的中国古典诗歌的苏格兰语译者。在他最近出版的两本中国古典诗词苏格兰语翻译的著作中,他继承了苏格兰文艺复兴的遗产。本文将着重考察苏格兰诗人和翻译家与中国古典诗歌的接触,探讨他们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的苏格兰语形式,并阐述这些翻译对苏格兰文学传统及文学发展所产生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苏格兰语翻译;苏格兰文艺复兴

悬置理性思辨:格雷戈里·伯克《黑卫士》中的“含混”策略
王 岚 戴宏晖

内容提要:格雷戈里·伯克的当代苏格兰战争戏剧《黑卫士》以纪实的方式,再现在海外执行作战任务的当代苏格兰士兵的生活,在展现战争真实感的同时,也通过经典的苏格兰风笛、分列式表演等形式体现了苏格兰传统的地方特色。然而,如果对照传统战争叙事中的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以及苏格兰与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对立,便不难看出该剧在士兵形象和苏格兰民族认同中反映的价值观的含混性。这些含混性部分掩盖了传统与现实、正义与霸权、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减轻了西方国家和平时期入侵他国的负罪感,迎合了英美等国政府的意志及主流意识形态。
关键词:《黑卫士》;格雷戈里·伯克;苏格兰戏剧;含混

苏格兰文学的“新声音”:小说家安德鲁·奥黑根访谈录
安德鲁·奥黑根 杰拉德·卡拉瑟斯

译者按语:安德鲁·奥黑根是苏格兰著名的小说家与散文作家。他于2003年入围《格兰塔》(Granta)杂志推出的“20位最佳英国青年小说家”榜单,并多次获“布克奖”提名。他的作品不断突破传统文类的界限,游离于小说、备忘录、纪录片和新闻报道之间。作为一名小说家,他总以现实为底,让过去与现在对话,以跨越时空的方式反映个人的身份和困境:《蜉蝣》中的阶级身份、《我们的父辈》中的民族身份、《小狗玛菲和它的朋友玛丽莲·梦露的故事》中的物种身份,以及《秘密生活:数字时代的三个真实故事》中的虚拟身份。时空与身份在不同小说中不断变化,但是不变的是奥黑根的苏格兰性——粘在鞋上的苏格兰土壤、浓厚的苏格兰口音,以及他作为苏格兰人对人类最本质问题的不断思索。在2021年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苏格兰文学研讨会上,他接受了格拉斯哥大学苏格兰文学教授杰拉德·卡拉瑟斯的专访。
关键词:安德鲁·奥黑根;身份;苏格兰性;历史;底层

美国文学
殖民隐喻:杰克·伦敦《南海故事集》里的疾病书写

胡江波

内容提要:杰克·伦敦在《南海故事集》里讲述了西方帝国主义入侵南太平洋岛屿,给当地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与痛苦。这些殖民侵略的故事与麻风病等疾病联系在一起。疾病被殖民者带到了这些纯洁的岛屿,疾病也形成了一种侵略的隐喻。本文试图以其中的短篇小说《麻风病人顾劳》和《再见杰克》为例,分析作品中与疾病相关的主题,包括隔离与反隔离、流放与恐惧。疾病书写也体现了伦敦对于土著人态度的转变,以及他对于帝国主义征服的批判。所有这些都反映了杰克·伦敦与自己年轻时候所坚持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及“超人”哲学思想的决裂。
关键词:杰克·伦敦;《南海故事集》;疾病;帝国主义

成长困境还是心理创伤:《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未完成的哀悼
杨 莉

内容提要:《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尔德是一位以守护儿童的天真纯洁为最高使命的青少年,但其个人的精神世界却充满了矛盾和混乱。他的行为模式虽然具有青春期人格发展的普遍特征:叛逆、偏激、自我怀疑、价值观混乱、否定成人世界等,但也具有另外一些特殊性,如哀伤、抑郁、躁狂,自我毁灭的冲动。从心理分析角度看,四年前弟弟艾里的去世为霍尔顿的青春期按下了暂停键,而他对艾里未完成的哀悼使他在十七岁时还处在人格发展的延缓偿付期,并仍然处于明显的青春期危机之中——即自我认同的混乱。危机解除的契机在霍尔顿“守望者”的理想屡屡受挫时悄然而至,他也从混沌的精神世界回归现实,并领悟了成长的真谛在于接受变化这一自然之道。
关键词:霍尔顿;哀伤;抑郁;延缓偿付期;同一性危机

人类与非人类的交互主体性:加里·斯奈德的《斧柄》对人与自然连续性的隐喻建构
奚 昕

内容提要:生态批评在认识论上与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理论具有通约性,把二者结合起来的跨学科研究发现,当代美国诗人加里·斯奈德在诗集《斧柄》中运用隐喻构筑了一个关于“人”的概念系统。诗人打破心智–身体、人–自然(动物)等二元隔绝,以其他生命和非生命作为喻体,不仅定义了人类身体和心智的“野性”,而且建立了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模型,凸显了人与自然万物的共生性、连续性和交互主体性。斯奈德对人类概念的隐喻建构,旨在打破二元论结构的身份认同、倡导人与万物一体的生态文明,这与其生物区域主义思想息息相关。
关键词:加里·斯奈德;《斧柄》;隐喻;交互主体性;人类身份

乔伊斯·卡罗尔·欧茨小说《他们》中的反成长主题
王 丹

内容提要:乔伊斯·卡罗尔·欧茨196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他们》被誉为最能代表欧茨艺术成就的一部作品。小说主人公莫琳在精神成长方面的失败使其成长历程成为反成长小说的艺术典型。本文探讨反成长小说的概念及特征,从叙事空间和叙事视角两方面来阐明“美国梦”和父权制文化意识形态在莫琳成长过程中对其性格的塑造,以及对其成长的戕害,并分析造成莫琳成长悲剧的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
关键词:反成长小说;叙事空间;美国梦;父权制文化



关键词:英语文学 文学理论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