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图书推荐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21英语教师网 > 最新动态 > 高等教育 > 正文
2022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化高端论坛举办
作者:21ST    来源: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日期: 2022-12-14
12月11日上午,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现代主义研究中心主办的“2022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化高端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诸多高校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线上会议。

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方凡教授主持,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赵佳教授致开幕辞。赵佳教授介绍了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组织机构与发展成就,认为此次会议是浙江大学持续推进中国特色外国文学研究和原创性批评模式建构的良好机遇,并预祝本次“云上论道”取得圆满成功。

论坛上半场的主旨发言人是瑞典皇家人文、历史及考古学院外籍院士、欧洲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张隆溪教授和美国新奥尔良大学钱兆明教授,清华大学曹莉教授担任特邀主持人。

张隆溪教授在题为“博尔赫斯与中国”的主旨报告中,探讨中国元素在博尔赫斯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地位,展演东西方的碰撞与融合。他以福柯对博尔赫斯作品的挪用为切入点,认为与福柯将中国视为异托邦(heterotopia)的观点不同,博尔赫斯对中国百科全书的引用意在肯定东方无章可循、随意神秘的思维方式。他进而指出,百科全书作为博尔赫斯的常用意象之一,反映出人类借助科学分类、理性知识穷尽一切认识的努力;而迷宫作为另一重要符号,象征着时间的分叉、世界的变幻,滋养了博尔赫斯瑰丽奇幻的文学想象。追本溯源,正是《红楼梦》“真作假时假亦真”之真假难辨、庄周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之虚实相生,激发了博尔赫斯作品中真与假、现实与虚幻相结合的文学母题。张隆溪教授最后指出,博尔赫斯对中国文化的钟情与欣赏,也许源自他的阿根廷作家身份:欧洲文学于他而言映射着“宗主国—殖民地”的微妙关系,而中国文学则代表着一种非霸权的文明。

钱兆明教授聚焦于中国舞台上的西方现代戏剧,做了题为“创新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在北京人艺舞台”的主旨发言。他以斯特林堡的《鬼魂奏鸣曲》和奥尼尔的《琼斯皇》引而申之,介绍了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的艺术手法。在此基础上,他撕开米勒《推销员之死》的现实主义外壳,揭露其表现主义内核。他指出,将表现主义搬上舞台,需要借助舞台布景、灯光设计,展现时空共存之梦幻、人物内心之变化。而1983年版的《推销员之死》对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的成功创新,恰恰离不开米勒与北京人艺舞美设计、灯光效果和全体演员的精诚合作,体现了文化交流的双向特性。钱兆明教授将西方表现主义戏剧、中国京剧、布莱希特有关京剧“间离效果”(alienation effects)的理念融会贯通,突显了跨文化视野中中西戏剧的互动交融。

曹莉教授对两位教授的主旨发言做了精彩点评。她指出,博尔赫斯的成长经历和学术生涯给予他广阔的视野、深厚的积淀,促使其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型作家、作家中的考古学家,而他的名言“文学经典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更反映出开放包容的世界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视野。另外,她将表现主义戏剧与浪漫主义的表现说相比较,认为浪漫主义与现代主义在“审美现代性”方面存在渊源和发展关系。曹莉高度赞扬两位专家的本土自觉和国际视野,呼吁广大学者以历史进程为关照, 深入展开中外双向的对话与交流。

论坛下半场的主旨发言人是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高奋教授,南开大学刘英教授担任特邀主持人。

高奋教授从诗画对比的视角出发,做了题为“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歌与中国宋画”的主旨报告。她以史蒂文斯的信件为佐证,用“潇湘八景”将史蒂文斯与中国宋画相联结,指出其诗歌与中国山水画具有显在和隐在的关联性。她将史蒂文斯的诗篇与经典宋画并置,指出史蒂文斯《雪人》的“冬的心境”、《六幅有意味的风景画》(其一)的“随风摇曳”与宋代画家范宽《雪山萧寺图》、马麟《静听松风图》的“物我合一”相对应,史蒂文斯的“诗中画”手法与宋画“无念”“离相”观念相贴合,而史蒂文斯的“无”和“通”之境界则与宋画的超然意境相通。她从立象、尽意、见性三个阶段层层深入,论析史蒂文斯诗歌对中国宋画的思维方式、生命体悟和超然意境的吸收与重构。高奋教授最后总结道,史蒂文斯以“诗中画”描摹直观的物之“景”,在情景交融中让“真理”自然流出,以“立象”表达“象外之意”,体现了中西合璧的体悟方式和深远意境。

刘英教授对高奋教授的主旨报告做了精彩点评。她提到,高奋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形式主义美学研究,启示我们坚持自身特色、切莫随波逐流。她进一步指出,高奋教授对欧美现代主义文学、中国诗学、中国艺术的多重把握赋予她开阔的研究视角、独特的批评眼光,推动她实现外国文学研究的本土化创新,展现中国学者的主体性立场。

在问答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与三位主旨发言人进行了热烈互动。三位专家就诗学与比较诗学之起源、布莱希特“陌生化”与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之异同、史蒂文斯“最高虚构”诗学思想之内涵、爱默生和狄金森诗篇中的意象与史蒂文斯诗作中的意象的异同等诸多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听众受益匪浅。

论坛闭幕式由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何辉斌教授主持,三位主旨发言人依次做总结发言。张隆溪教授对文学研究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呼吁大家坐得冷板凳、下得苦功夫,熟知文本材料、深谙各方知识,在大量阅读中发现更有价值的研究问题。钱兆明教授指出,在坚持自身研究方法的同时,还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苦心孤诣、严谨钻研的态度探究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双向互动。

高奋教授总结了本次会议的两大特点:一是中西跨文化研究的双向性和创新性,只有在中西互鉴中提炼新思想、新技法,才能提升文学批评的广度和深度;二是中西跨文化研究的跨学科性,要以广博的视野和立体的方法开展文学研究,实现文学、艺术、美学与社会、文化、哲学的全方位和多角度融合。高奋教授最后指出,此次会议搭建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平台,旨在为研究中西文学文化的关系、理解西方文学和理论做出贡献。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现代主义研究中心近年来已召开数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推进具有中国视野的欧美文学研究。“2022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化高端论坛”继续推进中国外国文学的中西跨文化研究,三位学者聚焦20世纪的西方小说、戏剧和诗歌,在广阔视野中探索并阐明中西文艺创作在理念意蕴、形式技法上的碰撞、交融和创新,展现了中国学者对西方文学研究的创新性拓展。在整整一个上午的会议中,大家沉浸其间,享受了一场西方文学与中国文化的饕餮盛宴。此次高端论坛圆满结束!
 




关键词:西方文学|中国文化|欧美文学研究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