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图书推荐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21英语教师网 > 语言文化 > 文化视野 > 正文
译林社推出《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作者:21ST    来源:中华读书报    日期: 2023-01-06
      南京大学教授余斌撰写的《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是杨苡先生唯一口述自传,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从1919年走到今天,杨苡的人生百年,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

  杨苡原名杨静如,1919年出生于天津,先后就读于天津中西女校、西南联大外文系、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曾任职南京国立编译馆翻译馆、南京师范学院外语系。她翻译的《呼啸山庄》是最流行的中译本之一,她也是此中文书名的首译者。哥哥杨宪益是著名翻译家,姐姐杨敏如是古典文学专家,丈夫赵瑞蕻是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外国文学专家。

  本书为《杨苡口述自传》上部,从清末杨家发迹写起,到1946年抗战胜利后杨苡从重庆随中央大学北返南京告一段落。以1946年分界的“上学记”与“上班记”是杨苡人生的双重变奏。书内收录自20世纪初以来珍贵历史照片150张,辅以详实图注作为口述的延伸和补充。“中国最美的书”得主周伟伟担纲本书的设计统筹。据悉,下部的文稿已基本整理完成,将于近年出版。

  杨苡先生说,有生之年的一件大事就是与余斌合作完成口述实录。第一本新书送到杨先生手时中,她眼眶含泪:“可惜母亲看不到……”

  有温度的历史是无数个体“命运”的汇集与交响,见证个体命运,也是在“见证历史”。杨苡先生是翻译家,翻译的《呼啸山庄》声名远播,她从事过儿童文学创作,也写过不少散文。余斌说:“杨先生活过了整整一个世纪,经历了家族的命运起落,有个人生活的波折,有政治运动中受到的冲击,然而她的经历并不具有大喜大悲的戏剧性。也就是说,她的一生,说平常,也平常。正因其平常的一面,也许就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传递出‘普遍的人生的回声’。”——她的讲述全然是私人化的,这也是其口述自传区别于一般“名人传记”的独特价值。

  《读库》主编张立宪用“祛魅”概括这本书的精神内核:“这些文章的价值并不在于年龄、身份这些外在的东西,它破除了我们对所谓‘最后贵族’‘簪缨之家’司空见惯的膜拜和讴歌。”

  “我想达到的,第一是真实,第二是真实,第三还是真实,而通向这真实的,第一是细节,第二是细节,第三还是细节。”余斌形容自己对细节的渴求是“贪得无厌”“锱铢必较”“集腋成裘”,力图带给读者对过去时代的沉浸式体验。当无数的细节以一定脉络组织成上下文,片段化的口述也向着完整自传的方向发展。在余斌看来,这本口述所恃者,重在杨苡先生令人称奇的记忆力,“至少十多年前,杨先生已经开始了针对记忆衰退的抵抗活动。她在有意识地与遗忘较劲。比如有段时间,每天早上醒来,她便开始回想刚刚做过的梦,打捞梦中的种种细节;默写她背过的一首诗,唱过的一首歌的歌词……她的手边有一块写字板,夹着一沓信纸,想到什么,随手记下。”

  余斌回溯成书种种时说:“我得感谢杨先生的信任:她不止一遍细细看了稿子,甚至不止一遍在上面做了改动,从一些内容的删除到人名、时间的订正,甚至包括语句的修改。但她又交代,你不改也无所谓——只是有时还要追加一句,‘我保留我的意见’。唯其如此,我不敢造次,取舍之间小心翼翼,以期不负杨先生授予我的‘生杀予夺’之权。” 



关键词:杨苡口述自传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