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英语教师网 > 最新动态 > 高等教育 > 正文 |
第五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举办 10月25日,由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院)主办、田家炳基金会支持的第五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预会“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论坛主题为“面向未来•共筑全球教师教育共同体”,来自海内外的优秀青年学者围绕主题共同开展了深入探讨。
开幕式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朱旭东教授、田家炳基金会总干事戴大为先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资深讲座教授卢乃桂先生分别致辞。朱旭东在致辞中指出,教师教育研究的希望在年轻学人,自2011年首届峰会以来,项目已培养200名青年学者和22名访问学人,为中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他强调,当前中国教师教育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需要在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同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戴大为表示,教育创新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届峰会主题恰逢其时,呼吁共同推动教师教育迈向新的高度。卢乃桂回顾了田家炳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强调其儒雅、谦和、诚信的品格特质,并勉励青年学者传承和发扬田家炳精神。新疆师范大学副教授热孜万古丽·阿巴斯作为青年学者代表发言。开幕式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宋萑教授主持。
证书颁发仪式 开幕式上,主办方为50名优秀青年学者颁发了“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荣誉证书。随后,青年学者们按照主题分10个平行会场进行论文报告和学术对话,主题涵盖数字技术赋能教师学习与发展、多重时空下教师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乡村教师生涯适应与留任、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困境与出路、教师教育者的工作实践和专业发展、职前教师情感与身份认同、师范生学习经验与教师培养环境设置、变革背景下的教师参与/学习与行动、教育强国与教育家精神、全球背景下的新型教师教育模式/体系等10个主题。分组讨论与交流中,20位该领域专家学者作为与谈嘉宾全程参与学术讨论互动,为青年学者们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下午,三位主旨嘉宾作了精彩报告,黄嘉莉教授作《持后而处先:用系统思维预见的自身研究体系》专题报告,系统回顾了其20余年的学术发展历程,将其划分为奠基期、建设期和创新期三个阶段,其研究涉及教师资格认证、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能动性、国际比较等多个方向,共发表期刊论文百余篇。黄教授强调,做学术研究要以真心探究、敏锐观察和扎实功力为基础,并强调高效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为青年学者构建自身研究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首届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袁睿在《跨越边界促进学术成长:一位教师教育者的反思》的报告中,分享了其从博士学习至今的跨越边界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自己如何跨越不同的学术领域(语言教育、教师教育和高等教育)以及不同的地理背景(北京、香港和澳门),不断塑造和巩固教师教育者与研究者的专业身份。强调跨界研究的价值及同行合作、批判性思维和挑战自我的重要性。呼吁青年学者在“发表或消亡”的学术环境中保持开放、反思的心态,找准自我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聘资深讲座教授卢乃桂作《从读博到职场:一个增补的提示》主题报告。他强调大学教师的核心职责在于卓育英才和学术求真,勉励青年学者要形成良好的工作节奏,培养专注力和谦逊品格。卢教授指出,成功源于长期积累,引用“一万小时定律”说明卓越需要持续投入。他寄语青年学者要在学术道路上找到自我定位,通过能力、努力和际遇的结合,不断前行。 田家炳教师教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为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教师教育研究的国际对话与合作。论坛为理解中国教师与教师教育特点,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更好结合提供了视野与契机,为推动全球教师教育共同体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关键词:教师教育 |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