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图书推荐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21英语教师网 > 期刊推荐 > 期刊介绍 > 正文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目录和摘要一览
作者:21ST    来源:语言学心得    日期: 2021-09-30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1年第5期共刊发19篇文章。共有“外语教学情绪研究”“构式语法研究”两个专栏,以及“语言与语言学研究”“翻译研究”“外国文学”3个板块。内容涉及翻转课堂、构式语法、名物化研究、尼基塔伦理等。

目  录
 
本期话题

专栏:外语教学情绪研究(特约主持人:徐锦芬)

1 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情绪调节策略调查研究∣徐锦芬,何登科

10 外语学习无聊情绪研究:综述与展望∣刘宏刚,李 靖

18 外语学习者情绪研究进展与前景——从“调控情绪”到“培养情商”∣董连棋

26 翻转课堂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影响的实证研究∣黄冬梅

34 外语在线教学教师支持与学生交互投入和学习愉悦的关系∣刘晓红,郭继东

专栏:构式语法研究(特约主持人:文旭)

43 中国构式语法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文 旭,司卫国

52 反义转喻和主观化:冗余否定构式的认知机制∣吴淑琼

60 构式创新和能产的语境制约因素研究∣潘艳艳

68 “VP以前”“VP以后”构式时间指称的认知方式∣牛儒雅

77 基于FRG模型的日语单项式分裂句构式认知动因研究∣陈文静

语言与语言学研究

85 名物化研究评述∣邹雨橙,胡素华

94 老挝语定语标记隐现研究∣黄 勇

翻译研究

102 葛译乡土语言比喻修辞译者行为批评分析∣周领顺,高 晨

111 刘半农《乾隆英使觐见记》:翻译之发挥与研究之盲从∣刘 黎

119 名词短语复杂度与学习者汉英翻译水平、翻译质量的关系研究∣朱周晔

128 俄汉隐喻翻译之语际思维面式转化机制研究∣孙秋花

外国文学研究

137 感官救赎与秩序危机:论《奥瑟罗》中的德性∣历 伟

145 华莱士《灵魂并非铁匠铺》中的厌倦与道德教化∣万晓蒙

153 论《黑暗的势力》中尼基塔伦理选择的嬗变∣石雅楠

提   要

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情绪调节策略调查研究


徐锦芬    何登科

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情绪调节是个体有目的地评估、改变、控制情绪的过程。本研究通过自编的大学生英语学习情绪调节策略量表,对全国范围内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的8259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除了消极情绪调节的表达宣泄维度,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消极和积极情绪调节策略得分均值都在3以上;在性别差异上,男生在积极情绪调节策略方面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而在消极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得分差异并不显著;在专业类别上,文学、理工、农医学类的大学生在英语学习情绪调节能力上具有较高水平,且文学类大学生在表达宣泄策略上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专业。本研究增进了我们对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了解。

关键词:大学生;情绪调节;英语学习;积极心理学
 
外语学习无聊情绪研究:综述与展望

刘宏刚     李 靖

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无聊是外语学习中的一种常见情绪,但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还不多见。深入了解外语学习无聊研究现状,能够从理论上丰富外语学习情绪研究成果,从实践层面探索减轻学生无聊情绪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013~2021年高水平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解读了外语学习无聊情绪的概念,深描了相关研究方法的走向,从内在结构及其动态变化、无聊与其他心理因素的关系、无聊与学习环境的关系3个维度理清了研究主题的特点, 提出了拓展理论视角、丰富研究主题、采用多种方法深入外语无聊情绪研究的展望。

关键词:无聊情绪;外语学习;复杂性;动态性;情境性
 
外语学习者情绪研究进展与前景——从“调控情绪”到“培养情商”

董连棋    

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
 
提  要:50多年来国内外外语学习者情绪研究历经了以外语焦虑为代表的负性情绪、以外语愉悦为代表的正性情绪、多重情绪并存的外语学习情感体验的发展历程。同时,倡导知情并重的“全人观”教育理念正推动外语教学从“调控学习者情绪”逐渐走向“培养学习者情商”。通过回顾以往研究,本文对未来外语学习者情绪研究提出3点展望:1)推进跨技能外语情绪横向交叉测量;2)构建外语学习者多元情绪干预模型;3)培养外语学习者自我情绪调控能力。

关键词:外语情绪;外语教学;外语焦虑;外语愉悦;情商
 
翻转课堂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影响的实证研究

黄冬梅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本文就翻转课堂对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影响,采用纵向个案法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对210名大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研究,发现: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显著降低英语学习者的总体课堂焦虑、表达焦虑和课堂教学焦虑,并能提高自信心。2)学习者的焦虑情绪在实施翻转课堂的前半学期较为明显,后半学期得到缓解,课堂焦虑水平呈下降趋势。3)课堂焦虑水平的波动与学习者对主题是否感兴趣、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堂任务类型和难易程度、小组人际关系与合作程度、师生互动方式和教师反馈等因素相关。

关键词:外语学习焦虑;翻转课堂;英语课堂焦虑
 
外语在线教学教师支持与学生交互投入和学习愉悦的关系

刘晓红   郭继东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外语在线教学环境下教师支持的构成及其与学生交互投入和学习愉悦的关系。结果表明,外语在线教学教师支持主要由认知支持、情感支持、交互支持和工具支持组成;教师支持、交互投入和学习愉悦彼此显著相关;教师支持对交互投入和学习愉悦产生直接的正向作用,交互投入对学习愉悦产生直接的正向预测影响,教师支持还通过交互投入的中介作用对学习愉悦产生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本研究发现验证了控制-价值理论的部分内容,为如何提高外语在线教学成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在线教学;教师支持;交互投入;学习愉悦
 
中国构式语法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

文 旭    司卫国

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构式语法理论在20世纪90年代末引进中国后迅速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构式语法在汉语语法特点的揭示上彰显了巨大的潜力,不仅为汉语句式研究提供了新视角,还拓展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内涵和外延。但与此同时,构式语法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方法在学界引起了不少非议和批评。国内构式语法研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面临诸多挑战。鉴于此,本文借助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采用文献计量法对近20年(1999—2019) 中国知网中与构式语法研究相关的文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旨在全面梳理我国构式语法研究的发展历程,考察当前国内构式语法研究的热门话题,廓清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促进汉语的构式语法研究。

关键词:构式语法;汉语构式;CiteSpace
 
反义转喻和主观化:冗余否定构式的认知机制

吴淑琼

四川外国语大学外国语文研究中心
 
提 要:冗余否定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以往的研究主要采用个案分析的方式,对其形成机制鲜有系统考察和统一解释。基于认知语言学理论从概念层面探讨冗余否定构式的形成机制发现:1)反义转喻是含有否定标记但具有肯定语义真值的冗余否定构式产生的认知基础。2)冗余否定构式体现了言者对认知对象识解方式的改变, 是言者主观化的语言表达。冗余否定构式的形成归因于3个识解机制:视角的变化、焦点的转换和参与者的凸显程度。3)冗余否定构式中的否定词是言者主观性的标记语,并不是真正的“否定冗余”。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冗余否定;反义转喻;构式;主观化
 
构式创新和能产的语境制约因素研究

潘艳艳

江苏警官学院侦查系
 
提 要:构式的创新性和能产性是构式研究的关注点。文章首先厘清构式创新和部分能产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聚焦制约构式创新和能产的语境因素。文章区分了5种语境类型:构式语境、语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语境、主体认知语境,并分别阐述了每种语境对构式能产的制约情况。言语交际双方在这5种语境的共同作用下进行意义共建,并通过主体意识建构和重构语境,体现了语言、认知和社会在构式创新和能产中的辩证关系。本研究有助于深化构式语法研究,并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构式;创新性;部分能产性;语境 
 
“VP以前”“VP以后”构式时间指称的认知方式

牛儒雅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提 要:本文首先详细阐释了构式“VP以前”和“VP以后”的形式和语义特征,然后基于Evans的复杂移动时间模型,探讨了两种构式时间指称的认知方式。研究发现,构式“VP以前”指称以VP事件开始为起点顺时间流动方向延伸的某一点或一段时间,表示主句事件发生在VP事件之前;构式“VP以后”指称以VP事件结束为起点逆时间流动方向延伸的某一点或一段时间,表示主句事件发生在VP事件之后。构式“VP以前”“VP以后”的时间指称采用“面对面”的感知方式,言者的“面前背后”体认为VP事件的开始为“前”,结束为“后”。这一空间域的“前/后”投射为时间域的“VP以前”“VP以后”。

关键词:“VP以前”;“VP以后”;时间指称;构式语法;认知方式
 
基于FRG模型的日语单项式分裂句构式认知动因研究

 陈文静

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提 要:本研究运用FRG模型对日语单项式分裂句的构式及认知动因进行了探讨。结合焦点与背景的概念关系,我们发现在日语单项式分裂句“……のは……だ”构式中,焦点概念与背景概念之间是“包含”与“联想”的关系,而不存在“分离”“同一”关系,即构式为“……のは……だ”的日语单项式分裂句可划分为包含式和联想式两类。而构式中名词谓语的关系潜势、焦点概念与背景概念关系的呼应性、合理的语义推理是其认知形成的源动力。

关键词:日语单项式分裂句;构式;认知动因;FRG模型
 
名物化研究评述

邹雨橙     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胡素华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院
 
提 要:名物化是一种由非名词性结构向名词性结构转变的跨类操作,从20世纪中期起就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名物化研究的开端、发展脉络及代表性观点几个方面对名物化研究进行了综合评介,特别对国内外对名物化定义、分类及其与关系从句关系的研究进行了重点介绍。总结了名物化现象的主要研究成果,并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为具体语言的名物化现象的深入描写及名物化在不同结构层面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名物化;词汇名物化;小句名物化;关系从句;类型学研究
 
老挝语定语标记隐现研究

黄 勇    

信息工程大学洛阳校区
 
提 要:老挝语定语标记种类繁多,是老挝语定语语序研究中突出的问题。通过确定老挝语定语的三大语义域,即定性域、定位域和定态域;之后对语料样本的定量分析,能够发现定语标记的隐现及使用与老挝语定语语义域的功能、排列次序以及定语类别的语法成分有密切关联。从类型学角度看,老挝语定语标记的隐现与使用遵循了称谓性与突显性、联系项居中原则、距离—标记对应律等人类语言的共性规律。

关键词:老挝语;定语标记;隐现规律
 
葛译乡土语言比喻修辞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周领顺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高 晨     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
 
提 要:葛浩文对于汉语乡土语言比喻修辞的翻译, 涉及文本和人本层面的问题。在文本层面, 意义转换涉及4种方法:保留、替换、淡化和深化;语言形式转换涉及6种方法:明喻转明喻、明喻转隐喻、隐喻转隐喻、隐喻转明喻、舍弃比喻修辞和省译。在人本层面,葛浩文的译者行为有3个特征:第一,求真明喻即务实读者;第二,转换隐喻为明喻,实现文化传播;第三,转换意象,平衡“求真”与“务实”。宏观上,葛浩文的译者行为符合译者“求真为本,务实为用(上)”的一般性行为规律。

关键词:乡土语言;比喻修辞;葛浩文;译者行为批评
 
刘半农《乾隆英使觐见记》:翻译之发挥与研究之盲从

刘 黎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翻译学院
 
提 要:《乾隆英使觐见记》是刘半农翻译的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日记,该书现已成为相关研究的重要史料。然而其依据的底本并不权威,译本带有清末民初文学翻译规范的痕迹,是特定历史语境之产物,它作为研究史料的合法性令人质疑。对《乾隆英使觐见记》的个案剖析有助于学界对翻译引发的学术规范等问题进行反思。

关键词:刘半农;乾隆英使觐见记;乔治·马戛尔尼;翻译规范;学术规范
 
名词短语复杂度与学习者汉英翻译水平、翻译质量的关系研究

朱周晔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提 要:本研究以学习者的汉英译文为语料, 参考Biber et al. (2011)句法复杂度发展次序,选取15个名词修饰语指标,旨在考察名词短语复杂度在不同水平学习者汉英译文中的使用差异及其评估学习者汉英译文质量的能力,以期为翻译评测与教学实践提供借鉴意义。结果表明,学习者译文中名词短语复杂度随着翻译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且名词短语复杂度与译文分数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此外,能够衡量学习者翻译水平和预测人工评分的名词短语复杂度指标不完全一致。

关键词:名词修饰语;短语复杂度;翻译水平;翻译质量;二语学习者
 
俄汉隐喻翻译之语际思维面式转化机制研究

孙秋花    

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
 
提 要:隐喻翻译是翻译研究中重要而又特殊的部分。语际思维之间的转化作用机制是隐喻翻译研究关注的核心内容和焦点问题。隐喻翻译的语际思维面式转化机制是原语隐喻投射到译语隐喻的一种思维空间表现形式,呈面状。原语线式或面式隐喻本身的映射关系或/和相似关系转化成具有相似特征的译语。原语隐喻与译语隐喻的各要素之间实现有方向性的相似转化。根据原语隐喻建构的4类模式,归纳出俄汉隐喻翻译的语际思维面式转化机制:对等机制、增加机制、替换机制和删减机制,进而结合原语隐喻的具体类型推导出14种亚类。

关键词:俄语;汉语;隐喻翻译;语际思维;面式转化 
 
感官救赎与秩序危机:论《奥瑟罗》中的德性

历 伟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新历史主义及文化唯物主义的盛行使学界对《奥瑟罗》的关注从“布拉德利式”局促走向延展性较强的政治背景探查。但历史主义对“特殊性”的追逐遮蔽了《奥瑟罗》中反复呈现的感官经验错乱表征,并忽略伴生的秩序危机在“个体”“家政”“城邦”3个层级的复杂关联。通过分析《奥瑟罗》中的感官/秩序危机及救赎,绕过对嫉妒的表层解读进而抵近更为隐蔽的德性指譬,我们或能窥见莎翁作为政治哲人对公民德性、家政秩序及最佳政制等“永恒视角”的深邃洞见。

关键词:奥瑟罗;莎士比亚;秩序危机;感官经验;政治德性
 
华莱士《灵魂并非铁匠铺》中的厌倦与道德教化

万晓蒙    

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在短篇小说《灵魂并非铁匠铺》中,华莱士通过否定乔伊斯“锻造良知的灵魂的铁匠铺”,对大众的厌倦心理做出了生动的描绘。小说的叙述者从回忆童年的视角切入,由浅入深地呈现了不同层次的厌倦情感,从个体对课堂、工作、存在的厌倦,延伸到成为社会现象的群体性厌倦。伴随着厌倦而来的“副作用”不仅有个体的恐惧、无力感等消极情绪,亦有群体性的焦虑和良知泯灭。华氏希望通过多层次的厌倦唤起人们的自我反省和主动改善, 重新为自身的存在赋予意义。

关键词:华莱士;灵魂并非铁匠铺;厌倦心理;伦理;道德教化
 
论《黑暗的势力》中尼基塔伦理选择的嬗变

石雅楠    

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黑暗的势力》是托尔斯泰晚年力作,剧中伦理事件频发,主人公尼基塔犯下出轨、乱伦、杀子的罪行,之后又饱受罪感折磨,最终选择了忏悔。尼基塔从犯罪到忏悔这一伦理选择的转变, 是人性与兽性斗争的结果,体现了兽性因子到人性因子的嬗变, 并伴随着“第三因子”——神性因子的推动,最终他走向了精神的复活之路。尼基塔一系列的伦理选择是其精神演变的体现,呈现了逐渐脱离兽性而凸显人性乃至彰显神性的层级变化,表现了托尔斯泰对伦理问题的探索,折射出托尔斯泰宗教伦理观的内涵。

关键词:托尔斯泰;黑暗的势力;尼基塔;兽性因子;人性因子;伦理选择;神性因子



关键词: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