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订阅
报纸
纸质报纸 电子报纸
手机订阅 微商城
英语
学习
双语学习 热点翻译 英语视频
实用英语 报纸听力 图书推荐
教育
信息
最新动态 活动预告
备课资源 语言文化
演讲
比赛
精彩演讲
活动动态
用报
专区
高中   初中
小学   画刊
21英语教师网 > 最新动态 > 基础教育 > 正文
先锋校长 | 求真务实,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昆明市第十中学谢晓玲校长专访
作者:21ST    来源:21世纪英语教育    日期: 2020-10-29

昆明市第十中学的前身是云南省著名爱国民主人士苏鸿纲先生于1920年创办的求实中学。学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包括聂耳、杨苏、宣科、吴荣雪、刘子尔等众多优秀人才在内的7万多名毕业生。在昆明市第十中学即将迎来百年校庆之际,记者走进了这所美丽的校园,对校长谢晓玲进行了专访。


昆十中领导班子,左一为谢晓玲校长。

记者:谢校长,您好! 首先,请您简要介绍一下昆明市第十中学的基本情况。

谢晓玲:昆明市第十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省一级一等优质高完中,创办于1920年,1980年被云南省教育厅审定为省属重点中学,1994年被评为省一级二等完全中学,2009年晋升为省一级一等高完中。2010年5月成立国际部并开办加拿大国际高中班,2013年9月开办中美国际高中班。2020年12月26日,我校将迎来百年校庆。

学校两个校区共占地257.76亩,有图书馆、科技室、400m跑道标准化运动场和200m跑道塑胶运动场各一个,学校体育馆、网球馆、运动场已达到全国一流、全省领先标准。

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现有在编在岗教师338人,其中各级各类名师240人,各级各类名师工作室8个。近十多年来,昆十中高考一本率由2008年的46%提升到了近几年的80%左右,每年600分人数均占全省2%左右,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连续10多年名列全省5-8位,中考质量也连续10多年名列昆明市公办中学前列。

作为“篮球、田径、游泳、网球、足球”网点项目学校,我校于2020年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排球学校,学校体育人才辈出,学生个人特长能力突出。作为全国学校艺术先进单位,在校友聂耳的精神熏陶下,我校艺术教育开花结果:合唱团、管乐团、民乐团、舞蹈团,文化艺术节、才艺比赛、新年音乐会等活动大大提升了美育教育的成果。现有课外活动小组近50个,获省市表彰的课外活动项目13个。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学科竞赛获奖近2000人次。



我校曾先后获得省、市、区各级集体荣誉和综合奖励240多项,先后获得全国新课标改革先进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省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学校、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心理健康教育实验与示范学校等各级荣誉。

记者: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是什么?

谢晓玲: “求实”校训为我校发展核心,“求而惟实、修智养德”、“做有教养的十中人”为我校办学追求。2020年,在实施五育并举的基础上,我校以“求实”校训精神内涵融合“做有教养的十中人”的教育追求,以百年办学历史与时代教育要求贯通,构建了实德、实雅、实智、实美、实琢的“求实”课程体系,“实智课程”智育、“实德课程”德育、“实雅课程”传统文化熏陶、“实美课程”体艺特长培养、“实琢课程”家校劳动课程,促进学生全方位健康成长。

近十多年来,昆十中已实现教育模式的时代性构建,教学质量的科学性提升,师资队伍的特色性建设,学校文化的可感性营造,管理效率的突破性提高。期间,面对课程理念的转变,我们顺势而变,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的多层次、多维度、可选择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开发与学科建设结合、与学生发展结合、与时代进步结合,促进学生自主、全面且有个性的发展。并大力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切实转变教学评价思路,有序推进分层教学、走班选课、学分认定等工作的实施。

同时,我们切实加强教科研活动,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能力,特别是对教材处理与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教学行为设计与反思能力,促进个性化教师的成长及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进一步提高教师业绩评价和业务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努力挖掘丰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完善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的文化生态,开展学校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以校风建设为载体的精神文化,以制度建设为载体的组织文化;以环境建设为载体的校园文化;以校本课程开发与书院制管理为载体的课程文化。

记者:昆十中秉承“求实”校训,您能解释一下校训的来历,以及学校在日常教学中是如何做到“求实”的吗?

谢晓玲:学校创始人苏宏纲先生提出的“求实”校训:学问求切实,意志求坚实;思辨求翔实,智识求真实;谋虑求忠实,行为求妥实;言语求信实,服饰求朴实;交际求诚实,精神求充实。

作为花园式学校,我校历来重视校园环境建设,落实环境育人,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学校官网、官微,分系列布置的文化宣传栏、宣传展板,时时彰显校园文化,构筑起一道道具有独特风格的校园美丽风景线,很好地凸显了美育育人功能。学生置身其中,随时随地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昆十中以求实精神为核心,以五育并举为教育目标,创建了实德、实智、实雅、实琢和实美课程体系。美育课程作为我校求实课程体系的“实美”课程,对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才先成人。一直以来,昆十中秉承100年的育人传统,延续“求实”的校训精神,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形成“全维德育”“全程德育”和“全员德育”的思想共识。

期间,实现德育实施课程化,德育活动主题化,德育评价多元化。学校德育工作以整合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为合力,形成了行之有效、独具特色的六大课程体系:以养成教育为中心的德育自控课程、以“三生”教育为核心的生命教育课程、以文体活动为依托的艺术熏陶课程、以社会活动为载体的生涯规划课程、以遵纪守法为中心的法制教育课程、以团队建设为依托的责任培养课程。

德育工作通过系列活动、主题教育和志愿者活动,努力培养学生成为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积极进取、情趣健康的现代公民。着眼于环境文化氛围对学生的熏陶,在教学大楼、实验大楼等位置布置了科学家、名人的事迹介绍;结合现实社会道德素养的窘境,学校开展“做一个有教养的十中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国旗下的讲话”等长效活动;结合云南干旱、彝良地震、新冠疫情等自然灾害,学校开展了大规模的募捐或祈祷活动。

同时,学校德育工作以多元评价学生为导向,使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被赏识的机会。我们鼓励学生做更好的自己,无论在过程性评价还是在终结性评价中,都非常注重学生某一方面的进步,通过发展性评价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多元评价学生涵盖崇尚文明礼仪的文明之星、成绩优秀富有潜质的学习之星、在文艺体育方面有特长的艺体之星、在家校劳动中有突出贡献的劳动之星等。

记者:我们发现昆十中是一所具有浓厚文艺气息的学校,例如,学校的建筑物被命为求实楼、琢玉楼、百川楼等,景观的名字有荷塘月色、翰墨清芬、芳草斜阳等。请问为什么要取这样文雅而有内涵的名字?

谢晓玲:我校的建筑物的命名,原则为符合学校自然环境和文化特色、具有历史文化内涵和恒久感染力、营造良好校园学习生活氛围、符合大众审美心理。“求实”这一校训深入人心,得到师生共同认可。以此为主楼名,不仅扣合求实校训,同时体现出十中求真务实的办学精神。再辅以对“求实”的具体解释——“学问求切实,意志求坚实;思辨求翔实,智识求真实;谋虑求忠实,行为求妥实;言语求信实,服饰求朴实;交际求诚实,精神求充实。”更充分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内涵。语出明代学者王夫之“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学贵在思,“学愈博则思愈远”,以此来鼓励学生勤思好学,奋发向上。



琢玉楼,“玉”喻指学生,表明这里是学生读书明理、修智养德、全面发展的地方。百川楼,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意,表明这是学术争鸣、思想交汇的地方。取“荷塘月色”,因名家朱自清、闻一多、李公朴等曾在求实中学兼职任教,以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命名主景观,以示对十中先辈贤达的景仰。

记者:贵校在英语教学方面的主要特色是什么?有没有一些独创的课程或活动?

谢晓玲:今年9月,昆十中新高一在书院式管理模式下开设了“雅高英语特色课程”。该课程将深度融合最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和《剑桥新思维英语(青少版)》,并新增外教听说课和二外选修课(西班牙语、法语或泰语)。该课程指向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全球胜任力。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水平,帮助学生在高考、综合评价招生、全国三大英语竞赛以及雅思系列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记者:面对教育考试改革和教育格局重组带来的新一轮竞争,学校如何真正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

谢晓玲:为了让每个十中学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掘,个性与智能优势得到展示和提升,真正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发展,我们重新定位学校发展目标,如何着眼深化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学校管理模式变革、深化评价改革背景下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深化考试改革背景下提高教育质量方式的变革已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基础。

同时,我们继续优化教师队伍建设。目前教师队伍结构不太理想,专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整体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不强,专业发展的速度不快,教师培训及教育教学改革力度还须加大,学术委员会、青年教师论坛等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落实。

此外,我们逐步完善特色建设载体并科学重构质量保障体系。虽然我们对学校长足发展和特色建设的内涵已有相当认识,但在深化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学校特色建设的过程应当基于更为务实的着力点和生长点。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提炼、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方式的变革,以及师资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都将成为学校特色建设和文化生态重构的重要载体,也是深化课改过程中学校需要面对的问题。基于此,进一步思考“三新”(新课改、新教材、新考改)背景下学校管理范式、课堂教学模式和师生评价方式的变革,将是我们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需要认真应对与回答的问题。

作为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名校,我校追求让教育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能够升学”更能够“成功学习、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针对深化课改过程中同时面对的必修课分层评价和选修课分类评价的新特点,学校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的建构一种新的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评价的诊断和激励,保证课改实施的方向、质量和秩序,推进学校的特色发展,这也必将成为学校在新一轮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问题。

记者: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科研立校、科研兴教、科研强师”,走内涵发展之路,能否介绍下在此方面学校取得了哪些实绩?

谢晓玲: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近年来,我校深化教育科研,占据理论前沿,并坚持“科研立校、科研兴教、科研强师”,走内涵发展之路,取得了可喜的实绩。

首先,实施昆十中科研项目推进计划,全方位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规划申报并立项研究了从学校发展、到学校管理、到课程开发、到学科教学各个方面,从国家级课题、省市区级课题到校级课题各个层面的系列课题。目前学校共有52个在研课题,其中省市级11个,区级18个,校级23个。

同时,倡导课题向问题研究的转变,强调从教学实际中寻找素材。随着科研氛围的浓厚,教研组科学化建设得到加强,出现了向深层化发展的良好态势。近几年全校教师结合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累计撰写论文2000多篇。

此外,坚持教学行动研究与名师专业引领结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学校审时度势,抓住契机,整合教务处、教科中心、教学拓展中心、教研组的力量,建立起校本教研系统机制,着力开展了三个层面的教研活动:面向新教师的“适应性”行动研究,面向全体教师的“发展性”行动研究;面向骨干教师的“主题性”行动研究。

记者: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昆十中抓住机遇,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紧紧抓住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学校特色三大主题。能否介绍下在课程改革方面学校取得了怎样的成绩?

谢晓玲:近几年来,我校办学特色初步形成,教育个性基本显现,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具体表现在建立系统化的学校课程体系,进行对必修课程的校本开发以及开设鲜明而生动的选修课程。

我校在梳理和反思原有课程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要求及学校发展实际,创造性地构建了符合昆十中特点和学生全面发展的以“求实”为核心,包含“实德、实智、实雅、实美、实琢”五个维度的课程体系。

同时,在开齐开足开好必修课的基础上,我们对必修教材进行了必要的重构与调整,提炼出具有十中特色的强基系列课程、课堂教学原则、作业管理细则、考试管理规定、教学计划要求等方案与措施,并制订了各年级具体的学科教学进度与建议。

此外,学校对选修课的开发、审核和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借助校内外各种优质课程资源,先后开发出知识拓展、职业技能、兴趣特长、社会实践四大类选修课程200余门,并在此基础上制订了较为完善的选课制度和学生生涯规划制度。




关键词:先锋校长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标题
内容
关闭
内容
联系我们   |    诚聘英才   |   演讲比赛   |   关于我们   |   手机访问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13028878号-12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