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英语天才,天才的语言潜能不是汪洋大海,而是沙漠中的地下暗流,需要我们把握正确的时机,不断地去开发和挖掘。” 讲座开场,胡敏教授寄语海淀家长。
10月31日,海淀迎来一场大型的英语教育专家报告会,主讲人是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创始人、优加青少英语品牌创始人胡敏教授。
开场时,胡敏问了在座家长三个问题:
问题一:家长们是不是都学过英语?
问题二:有多少家长现在还在继续学英语?
问题三:有多少家长准备继续学英语?
这三个问题瞬间将家长带入到英语学习者的身份里,海淀的家长果然名不虚传,不仅对孩子的英语学习非常重视,对自己的英语学习要求也是杠杠滴。
接着,胡老师与家长们分享了三个话题:
话题一:英语学习的真相;话题二:英语学习的三观;话题三:家长的三个作用。
课代表笔记来咯!
话题一:英语学习的真相
真相1:learn the language VS learn about the language
学习语言本身 VS 学习语言的知识体系
中国人学英语,活到老学到老,英语就是学不好,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出在我们错误地将英语定位成知识而非技能。
- 知识学习方法:将英语视为一门系统知识、一门学科,机械地死记硬背词汇、语法、语音语调,不停做题和考试,以上述角度去学英语是非常疲劳的事情,也达不到语言学习效果。
- 技能学习方法:将英语视为一门交流技能,在语境中去观察单词的使用、搭配和组合,继而了解语法结构、进行句子分析,配合大量的实践和练习,锻炼听、说、读、写技能的熟练度。
真相2: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英语词汇量要求对比】
日韩、中国台湾地区、俄罗斯、印度对中学生词汇量的要求是非常之高的。词汇量的多少会影响到孩子阅读的能力,它就像是孩子在英语学习道路上的一个拦路虎、绊脚石。
通过比较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己,认清自己与别的同龄学生之间的差距,进而更加清楚努力的方向,这也是我们学习英语的动力来源。
真相3:一万小时定律,勤奋是关键
【小提琴学习实验】
20世纪90年代,一位心理学家在柏林的一个顶级学院做了一场令人震惊的实验。在实验中,他将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
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极有可能成为世界级的小提琴演奏家;
第二组学生是公认比较优秀,但是没有特别的出彩;
第三组学生被认为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只能当中学音乐老师;
第四组是普通业余爱好者;
最后他统一问了一个问题:从接触小提琴到现在,你一共练习了多少小时?
结果发现:第一组学生练习时间普遍在1万小时以上,第二组平均为8000小时,第三组学生练习时间只有4000小时,第四组大约为2000小时。实验证明,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与投入的时间是成正比的。后来也有研究结果表明,无论一个人身处哪个行业、领域,要想成为世界级的顶尖人才,必须要付出艰辛的努力,练习时间一定要超过1万个小时。
要使孩子的英语达到母语者水平,在中小学12年共计4380天的时间里,每天需要额外投入2个小时的时间去学英语,英语才会有比较大的突破,孩子才能够成为精通英语的青少年。在家长朋友中流传一句话,“孩子聪不聪明看物理,勤不勤奋看英语”,英语确实要下很大功夫去突破。
英语学习的真相总结:我们是要学英语,而不是学一种枯燥的知识体系;放眼世界,我们和其他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词汇量已经说明问题。具体到教育体系,我们也能看出问题所在,孩子们的英语学习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话题二:英语学习的三观
做人做事,三观要正;英语学习,也不例外。三观包括对于英语学习的认知、方法和格局,三观正确,学习更容易成功。
认知(1/3):英语学习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
【《语言的经济力量》作者:钱颖一先生】
- “当我们拥抱经济全球化时,先想一想语言的经济力量。”
- “由于英语并不是我们的母语,语言成为我们的企业走向世界时面临的一个共同的、严峻的挑战。”
- “英语作为工作语言也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反之带来经济成本。印度的软件、客服中心等服务业的崛起,与它们使用英语不无关系。”
- “英语教学使得一所学校可以接受从世界任何一个地方来的学生,并把学生送到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去工作,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市场价值。在商学院中使用英语教学,已经成为国际潮流。”
【与韩国学者朋友孩子的一段对话】
他的小孩在韩国,小学四年级。孩子的母语是韩语,除此之外,还在学习日语。
—“为什么学习日语?”
—“因为日本就在我们国家隔壁,而且日本的科技发达。”
— “为什么不提英语?”
— “这个问题还用问吗?每个人都在学英语。”
— “韩语、日语、英语,三种语言,学习得真多!”
—“我还在学另一门语言—汉语,因为中国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认知(2/3):不应该只是学习英语,而是要用英语去学习
【西南联大英文课】在给中国人民大学学生讲座时,胡老师带了一本西南联大的英文课本,并请一位学生上台为大家描述这本课本的内容。这名学生看了课本后被西南联大英文课本里面广泛有趣的内容深深吸引住了,里边散布着人文、历史、哲学等内容,以及许多开放式的提问。当学生学这些课本时,就会汲取里面的知识和丰富的营养,忘记是在学一门语言,而是在学每一篇课文里面的思想内容。用英语学习是一种目标,当我们的孩子学习了一篇文章后,家长可以让孩子分享一下他的理解和认知,那么在这个亲子沟通交流的过程英语就成为了一种载体。
【一家三口的英语学习故事】胡老师和爱人陈采霞教授本科均毕业于英语专业,研究生也是英语相关方向,他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从来没有花费大量时间背单词,儿子胡宸同学也没有孤立地去一天到晚摇头晃脑地背单词,而是通过阅读、看《老友记》、给父母讲故事的方式掌握英语,后来留学美国,毕业于MIT麻省理工学院,如今在美国硅谷一家公司担任管理职位。学英语和用英语去学习是截然不同的理念,从小就换一种学法,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更多学习方法可参考图书《幸福就是一起成长——麻省理工金融小子养育手记》,陈采霞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认知(3/3):像学汉语一样学英语
语文,是每个中国人一辈子的修炼,中国人虽然每天浸润在中文环境里,同时也要花很多时间去学拼音、学汉字、学造词、学造句、学写作、学讲话,那么英语也该如此。很多大师级的人物,如北京大学李赋宁先生、北京外国语大学许国璋先生、王佐良先生、复旦大学葛传椝先生(《新英汉词典》最早的主编)等等,大师们有的并没有出过国门,他们通过大量的阅读,像学语文那样去对待英语,一本书一本书啃,啃不动咬着牙含着泪跺着脚挺过去。我在上海读研究生的时候,拜访过葛传椝先生,是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事情,他能够把《牛津英语词典》就相当于我们的《现代汉语词典》里面找出十几个错误,真的了不起!
方法:“许三多”英语学习定律
“许”就是许诺、承诺的意思,向自己的家人、老师,许诺一定要把英语学好,“三多”就是要多做三件事情,多接触、多模仿、多练习。英语学习没有捷径,要靠艰苦的努力,要脚踏实地。
【多接触】就像人和人见面越多,越熟悉一样,我们与英语见面越多,自然也是越熟悉的。阅读是很好与英语多接触的方式,“优加海量分级阅读”项目就是帮助孩子在线随时随地接触英语的平台,科学分级、2700多本与课程匹配的图书、有音视频和题目、有阅读报告和奖励徽章,都是为了帮助孩子与英语天天见、时时见。
【多模仿】做学问、做企业都要给自己树立标杆。
- 同学们想写出高分作文,就要天天模仿满分作文;
- 想说一口流利漂亮地道的英文,就要天天模仿native speaker讲话。我儿子在中学时代非常喜爱一部经典美剧,叫《老友记》,看了有6遍,甚至到今天还在看,对这个剧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按下暂停,可以立即接上下句台词。在这个过程中,汲取了大量生动的语言素材,通过模仿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能力;
- 想帮助孩子树立高远的理想,就带他们去接触优秀的哥哥姐姐们是怎样学习的,带他们去看一看世界,去顶级名校转一转,在孩子的心中埋下理想的种子;
- 想做好一个企业,也是如此。胡老师的偶像是华为任正非先生,一直在向他学习。胡老师40岁开始创业,至今16年,创办的新航道在留学领域做得不错,50岁开始转型进入青少教育领域,现在左手优加青少英语、右手中国故事(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如今已出版《用英语讲中国故事》3本、《论语》双语版、《孙子兵法》双语版、《道德经》双语版、《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29篇》双语版)。任正非先生43岁开始创业,前两天刚过完76岁生日,他创业拼搏了三十多年,他的精气神、坚韧不拔的精神、顶天立地的民族自豪感、巨大的创造力,都是正能量,激励着胡老师前行。
【多练习】这个道理不言而喻,必须有实战,熟能生巧,活学活用才是硬道理。
格局:格局就是未来
过去的英语学习以应试为主,以高分为学习目标;胡老师在2012年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高能高分!21世纪的学习,在能力之上,还要强调素养。胡老师定位优加青少英语:全面培养核心素养,重点提升英语能力,并于2018年发布“新航道全球胜任力模型”。
2018年10月28日,“PISA之父”、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先生(Andreas Schleicher)到访新航道集团总部,与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董事长兼CEO、全球胜任力中心主任胡敏教授等进行友好会谈。双方对于全球化3.0时代,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少年有诸多共识,并达成新航道将成为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的重要合作伙伴,将在推广全球胜任力的学生评估、教师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2019年11月17日,经合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首席分析师Tarek Mostafa博士到访新航道集团总部,与新航道董事长兼CEO、全球胜任力研究中心主任胡敏教授等就双方持续开放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胡老师出版全球胜任力相关书籍
英语学习的三观总结
- 认知:英语学习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必需品;不应该只是学习英语,而是要用英语去学习;像学汉语一样学英语。
- 方法:“许三多”学习法—多接触、多模仿、多练习。
- 格局:全球胜任力—全面培养核心素养,重点提升英语能力。
话题三:家长的三个作用
作用1:培养者
【培养兴趣和习惯】家长在孩子青少时代是第一导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几乎所有的专家、学者、教授、朋友跟家长们分享,都会强调这一点,而且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但是我们做得不够好,要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习惯。有一个三岁孩子跟他老爸一起去逛超市,孩子被超市里播放出来的英文迷住了,他就拽他老爸的衣角不走,而这个家长是很睿智的,发现孩子对英语感兴趣,然后就把英语的光盘,家长实际上不懂英文,就把这些东西都给他买了回去,后来这孩子就迷上了英文,后来还学了好几种语言。
【不要错过黄金期】1997年1998年,胡老师在英国做高级访问学者,接触到来自非英语国家的孩子,11岁以下的孩子全部直接插入到班上去,不管你懂不懂英语,有没有基础,11岁以下的都直接平移过去。过了11岁要开小灶,要给他专门补习英语。也就是说11岁是一个临界点,过了这个时候学外语就变得艰难了。海淀的孩子很多都非常优秀,优加青少学员小学二年级通过CAE,初中托福115分,高中托福裸考119分,这些孩子从小就学英语。
【鼓励孩子多尝试】鼓励孩子多尝试不同的兴趣爱好,孩子总会过滤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只要不是坏事,就要给孩子点赞、让孩子去做。
作用2:陪伴者
家长不懂英语没关系,陪着孩子一起前行!传递温暖、传递力量、传递爱,陪着他一起学习,在他脑袋上轻轻的拍一拍,肩膀上轻轻地拍一拍,冲杯牛奶,拿个水果,让他出来走几分钟,就这么简单。孩子对温暖的东西感触是最深刻的,记忆是恒久的。
【胡老师的故事】胡老师1979年上大学,那个年代英语学习资源短缺,能收听到的英语只有来自湖南省人民广播电台的英文节目。父亲完全不懂英语,但给自己买了一台收音机,永恒停在这个频道上,这样的给予和陪伴对于胡老师日后选择英语专业、从事英语教育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家长一定要懂英语吗?不,家长要懂的是陪伴,是放弃其他的频道,永远锁定这个频道,到那个点提醒你,让你来收听这个节目。
【清华女生的妈妈】于雪葳,一个从东北考到清华大学,后来求学美国的女孩子,托福满分120分。在她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她父母亲怎么做的?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资源这么丰富,不像现在有剑桥考试这么好的体系,资源也比较匮乏。妈妈做一件事情,就是孩子背新概念英语课文时,妈妈做的事情就是掐秒表,看她背同一篇的速度是不是越来越快背得越来越熟练。如果家长们都能给孩子掐秒表,能掐出100篇200篇文章,做成一个段子,孩子英语还会有问题吗?
作用3:终身学习者
【和孩子一起健身】胡老师提倡家长们和孩子一起锻炼,并现身说法,自己每天跑步5公里,身体健康、精神状态良好。父母自己不锻炼,强迫孩子锻炼是行不通的,可以建立一个家庭打卡群,每个人在里面呈现自己的健身记录。
【和孩子一起学英语】70后、80后、90后的家长们都是学过英语的,把孩子们的英语课本捡起来,现在的课本比原来大家小时候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课本要有意思多了,尤其现在用的一些原版的剑桥的、麦克米伦这些教材都非常有趣,课堂也跟原来不一样的,倡议家长们把这些东西捡起来,和孩子们一起重新出发。
【共同成长】任何时候都有成长的空间,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要不停的学习、要不停的成长、要找很多事情、树立新的目标、树立新的方向、要传递的是一种非常幸福的快乐的家庭氛围。这样,孩子在家里学习,他一定会非常快速成长,一起做终身学习者。
本文为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