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英语教师网 > 最新动态 > 基础教育 > 正文 |
高中生五分钟科研英语演讲登陆上海 17个决赛项目大部分是理工科项目,其中有“果皮堆肥对贫瘠土壤的影响”“不同类型小鼠缺氧病理情景模拟研究”“交通环境空气质量实时检测与动态研究”“语音控制的音频测调机器人设计”“防干燥智能燃气灶研究”和“不同条件对鱼浮灵增氧能力影响”等。最后,上大附中的“智能声控电梯升降”项目获得特等奖,复旦附中的“新型汽车防溅装置的研究”项目和上大附中的“新型空气电池设计”项目获得了一等奖。 复旦附中、交大附中、上海中学、华师大二附中、华师大一附中、上师大附中、格致中学、位育中学、向明中学、曹杨二中、复兴高级中学、晋元中学、进才中学、上大附中和延安中学等30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119组约500学生(每组3—4位学生不等)递交了他们的视频作品,其中内容涉及工科17组、理科32组、文科49组、生物医学21组。通过专家的线上评审,最终有17组进入决赛。 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蔡基刚介绍说,这3个获奖项目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验获得一定数据设计出来的,具有一定的原创性。 据悉,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比赛的评审和全国大多数英语演讲的评审不同,它不是英语口语比赛,而是科研成果展示。相关评委介绍说,评判重点是看科研成果的质量或价值,对英语口语没有什么特别要求。英语发音即使带有地方口音,或不流畅,或有些语法错误并不影响整体分数。 对于此次比赛,参赛学生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姓张的同学表示:“科研项目展示用全英语进行对提高我们的英语水平帮助特大。我们要用英语查阅文献资料,用英语写出科研报告,最后还要用英语进行演讲,太刺激了,比单纯涮题有趣多了。” 蔡基刚介绍了举行这次比赛的初衷:我国基础教育主要是强调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强化,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不足。这也导致了中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的沟通能力,科学素养也不高。这种能力和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到中学生进入高校后的专业学习尤其是研究工作,影响我国科技创新力的持续发展。科研英语演讲大赛既可以训练学生的英文能力,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据统计,新冠病毒暴发的最初10个月里,世界各国科学家发表相关国际论文多达87,000多篇,在最初66天中发表的190篇论文,中国科学家贡献了61%,全都是英语撰写的。“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人用英语撰写论文还需要做出努力。根据艾普蕾全球撤稿数据库的资料,截至2018年5月31日,全球共有15059篇撤稿,中国学者的论文6879篇(占比45.68%),几乎是全球每2篇撤稿中就有一篇涉及中国学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论文撰写不符合学术规范。培养未来科学家用英语撰写合格和优秀的科技论文已成为教育界急迫的任务。” 蔡基刚说。 事实上,早在2013年,上海就在全国率先开始实施从普通英语向学术英语教学转移的改革。世界上有近千所高校在开展3分钟科研演讲,主要对象是博士生。2018年,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引进了这个活动,并根据中国实际情况把时间延长为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对象扩至到全国本科生。举办3年来,申请地方赛区的高校几乎遍布全国所有省市。这次比赛又是第一个在全国发起的面向高中生的科研英语演讲活动。 蔡基刚透露,未来将打算采用同样模式,将高中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大赛推广到全国,初赛和复赛有各省市高中举办,最后进行全国决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过程,强化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的效果。” |
Most Popular
热点翻译
|
主办单位:中国日报社 Copyright by 21st Century English Education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网站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8263 京ICP备2024066071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664号 |
中报二十一世纪(北京)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转载或建立镜像。